陈秉逵语中评:中方有足够底气不对美让步

政大外交系教授陈秉逵。(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4月14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中关税战全面升级,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陈秉逵向中评社表示,中国选择“硬碰硬”的策略,是在争取未来谈判的有利地位;而美方看似强势的施压,其实本质仍是为了让中国能坐上谈判桌。

  陈秉逵强调,这造成了美中经贸脱钩的可能性,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现阶段恐怕也很难实现。虽然美方在政策语言上常提及脱钩,但实际上要全面实施的成本过高,尤其在全球化已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中,美中贸易互赖早已无法轻易切割。

  陈秉逵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与政治系博士,现为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兼战略与国际事务硕士在职专班执行长、台湾印度研究协会理事,专长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合作、冲突理论、全球治理。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演变成美中关税大战,陈秉逵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从经济结构与量体来看,中国是目前唯一能与美国正面冲突而不立刻屈服的经济体,这让中方在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空间。

  陈秉逵说,在这一波由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中,跟美国贸易关系愈密切的国家,反而被惩罚得愈严重,中国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但同时中国也知道,如果美国百姓没有中国的产品可用,生活也不会好过。因此,中国现阶段的战略就是与美国“硬碰硬”,直到美国出现让步为止。

  这样的战略,不是没有风险,但却有清晰的逻辑与目标。陈秉逵认为,中方目前并未关上谈判的大门,反而是透过施压与强硬作为,来塑造未来的谈判筹码,让美方明确知道,中方若未得到合理条件,宁可选择经贸对抗也不会轻易退让。

政大校园一隅。(中评社 张嘉文摄)

  陈秉逵说,双方现在都在试图逼对方低头,目的就是要塑造那种“你可以硬,我也可以更硬”的氛围,等到双方觉得代价都差不多了,就会回到谈判桌上。他强调,这是一个来回交锋的过程,但终极目标仍是回归谈判,只是要谈得好看、谈得合理。

  谈到中国的强硬立场,陈秉逵认为有三大支撑因素,使中方有足够底气不在第一时间对美方让步。首先是中国本身的经济规模够大,能承受短期衰退与对抗带来的震荡;其次是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多数涉及民生,一旦中断供应,首先受苦的会是美国人民,美方也知道这是它施压的极限;第三,则是中国内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这情形下当然不会示弱。

  陈秉逵提到,美方目前对中方的强硬举措,核心目的并非真的要脱钩,而是用压力来逼对方让步,这一点与特朗普的谈判风格高度吻合,其策略就是想让中国先自己开口说“好,那我们来谈谈看怎样可以让你不要加关税。”

  他预估,美方会希望中方在几个领域作出让步,包括开放制造业市场让美企公平竞争、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以及限制政府对战略产业的补贴政策等等,这些问题,美中其实从2018年开始谈到现在都还没谈妥,因每一项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谈及中美对撞的最坏情况,也就是中美经贸脱钩的可能性,陈秉逵说,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现阶段也很难实现,因为要全面实施的成本过高,尤其在全球化已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中,美中贸易互赖早已无法轻易切割。

政大外交系一隅。(中评社 张嘉文摄)

  陈秉逵强调,美方可以制定政策说要脱钩,但无法阻止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更不能强迫全球企业放弃中国市场。他表示,若真走到全面脱钩,将是全球供应链的全面重塑,不仅是经济震荡,还会造成消费者信心长期受损,甚至冲击整体全球经贸秩序的稳定。

  陈秉逵最后指出,当前世界所熟悉的以WTO、多边主义为基础的经贸秩序,已因美国这次的关税战几近崩解,即使未来美国总统换人、政策改弦易辙,那些被破坏的国际信任与企业信心也难以短期内恢复,对美国产生的影响,不只是政策问题,而是国际对美的价值观与制度信任的全面冲击。

政大外交系教授陈秉逵。(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4月14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中关税战全面升级,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陈秉逵向中评社表示,中国选择“硬碰硬”的策略,是在争取未来谈判的有利地位;而美方看似强势的施压,其实本质仍是为了让中国能坐上谈判桌。

  陈秉逵强调,这造成了美中经贸脱钩的可能性,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现阶段恐怕也很难实现。虽然美方在政策语言上常提及脱钩,但实际上要全面实施的成本过高,尤其在全球化已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中,美中贸易互赖早已无法轻易切割。

  陈秉逵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与政治系博士,现为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兼战略与国际事务硕士在职专班执行长、台湾印度研究协会理事,专长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合作、冲突理论、全球治理。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演变成美中关税大战,陈秉逵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从经济结构与量体来看,中国是目前唯一能与美国正面冲突而不立刻屈服的经济体,这让中方在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空间。

  陈秉逵说,在这一波由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中,跟美国贸易关系愈密切的国家,反而被惩罚得愈严重,中国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但同时中国也知道,如果美国百姓没有中国的产品可用,生活也不会好过。因此,中国现阶段的战略就是与美国“硬碰硬”,直到美国出现让步为止。

  这样的战略,不是没有风险,但却有清晰的逻辑与目标。陈秉逵认为,中方目前并未关上谈判的大门,反而是透过施压与强硬作为,来塑造未来的谈判筹码,让美方明确知道,中方若未得到合理条件,宁可选择经贸对抗也不会轻易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