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升级 食安不可缺

  中评社香港11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 “中国农大研究团队对桑岗小农经济,奉行积极参与不干预原则,农民有什么卖什么,不是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贺聪志反对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对小农经济的挤压,但她并没有将两者对立起来。她认定,北京回乡创业青年苑文玉开发的无明矾粉条,就是小农经济的升级示范。

  苑文玉所在的苑岗村,也是德国BFTW基金的受惠者。二十年前,中国农大就利用这个基金完善了苑岗、桑岗、南杜岗、宝石村的乡间道路和农田灌溉设施,加快了红薯产业发展。不过,当传统特产粉条铺满大街的时候,苑文玉却选择到北京卖淀粉,后来专营淀粉国际贸易,成为“中国淀粉小霸王”。

  2016年,苑文玉回到家乡,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率先推广有机红薯和杂粮种植规范。他改进传统粉条加工技艺,研发出一款无明矾粉条,这一套土洋结合的技法录入“粉条加工国家标准”。

  “苑文玉的无明矾粉条制作精细,包装考究,收到北京贵族圈的追捧,100克卖12元,相当传统粉条五倍。”贺聪志羡慕传统粉条新贵的价格,更关注苑文玉创立的企业食安检测系统。

  “巢状市场的基石是熟人信赖,消费者的包容,并不能成为质量免责的理由。”贺聪志想请苑文玉帮助“巢状市场”升级:让小农户的生产流程透明,产品质量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