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把“荒谬、国家之耻”还给民进党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是非集”专栏说,2010年4月,民进党针对公共电视7名董事遭法院裁定假处分声请,痛骂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强行介入公共电视营运,不但离谱、荒谬,更是国家之耻”。如今,民进党意图幕后操控公视人事引爆强烈反弹,导致第七届董监事难产,充分暴露了执政当局介入公共媒体的鸭霸心态,把当年炮轰国民党“离谱、荒谬、国家之耻”的恶意批评还给民进党,正是刚好而已。

  第七届第一次公视董监事审查会议是于去年9月召开,最终仅7名董事1名监事通过,未达法定人数;而第二次审查会日前登场,由于“行政院”所提名单被指为“绿营党派色彩太过浓厚”,引发蓝营极度不满,认为过去主张党政军退出媒体的民进党,现在却透过提名人事安排,赤裸裸的将政治黑手伸入公共电视,国民党团推派的五名审查委员,因此全数缺席杯葛。

  未料,民进党推派的审查委员竟提出动议,把公视法规定的“董监事通过门槛为四分之三以上审查委员同意”,改为“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委员同意”,即可进行实质审查。这显示了民进党急于利用绿营人马操控公视的图谋昭然若揭,不但动作粗鲁,违反民主,程序正义更荡然无存。

  据了解内情的有关人士透露,这一次公视董监事审查会之所以爆发争议,原因还包括资深媒体人蔡诗萍遭拔除主持人一事。蔡诗萍所主持的公视“主题之夜”节目,其中有一集探讨“新疆再教育营”的内容,莫名其妙被戴上“替中共进行大内宣”的红色大帽子,而遭到无预警撤换。在当前执政党激化“反中、抗中、仇中”的氛围下,蔡诗萍显然是因为“政治不正确”,而丢了主持工作;外界强烈质疑,蔡突遭拔除该招牌节目主持人,系当权者黑手伸进媒体所致,更突显了公视此次新提名董监事审查会的政治斧凿痕迹。   回顾2003年陈水扁执政时期,民进党在扁系“立委”罗文嘉主导下,推动完成广电三法修法,强力要求党政军退出媒体,随后,国民党遵守法令陆续落实。然而,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却无视当年信誓旦旦的主张与承诺,反而明目张胆把手伸进公共媒体;特别是,这几年来不断传出干预公广集团运作,并针对不同族群成立客语台、原民台,由政府资金挹注,形同“政媒一体”,其背后目的清清楚楚,就是想透过媒体全面掌控,主导舆论风向,以巩固其政权。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天换照案,不也正是当权者利用“类东厂”的所谓独立机关通讯传播委员会(NCC),箝制新闻言论自由,扼杀第四权监督政府施政的又一例证?

  这几年,不容异己的民进党被冠上“双标党”、“绿色恐怖”等恶名,不是没有原因。从公视董监事提名争议、国家通讯社“公器党用”的质变、绿营人马大量进驻公营媒体系统,到外传“行政院”黑手介入中天换照案等,处处可见执政当局毫不掩饰以政治力操控媒体的用心。这不禁让人怀疑,当年民进党步步进逼国民党退出媒体,究竟是为了捍卫新闻与言论自由的崇高目标,或者,其实只是要“取而代之”,将媒体作为长期巩固执政权力的宣传工具而已。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是非集”专栏说,2010年4月,民进党针对公共电视7名董事遭法院裁定假处分声请,痛骂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强行介入公共电视营运,不但离谱、荒谬,更是国家之耻”。如今,民进党意图幕后操控公视人事引爆强烈反弹,导致第七届董监事难产,充分暴露了执政当局介入公共媒体的鸭霸心态,把当年炮轰国民党“离谱、荒谬、国家之耻”的恶意批评还给民进党,正是刚好而已。

  第七届第一次公视董监事审查会议是于去年9月召开,最终仅7名董事1名监事通过,未达法定人数;而第二次审查会日前登场,由于“行政院”所提名单被指为“绿营党派色彩太过浓厚”,引发蓝营极度不满,认为过去主张党政军退出媒体的民进党,现在却透过提名人事安排,赤裸裸的将政治黑手伸入公共电视,国民党团推派的五名审查委员,因此全数缺席杯葛。

  未料,民进党推派的审查委员竟提出动议,把公视法规定的“董监事通过门槛为四分之三以上审查委员同意”,改为“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委员同意”,即可进行实质审查。这显示了民进党急于利用绿营人马操控公视的图谋昭然若揭,不但动作粗鲁,违反民主,程序正义更荡然无存。

  据了解内情的有关人士透露,这一次公视董监事审查会之所以爆发争议,原因还包括资深媒体人蔡诗萍遭拔除主持人一事。蔡诗萍所主持的公视“主题之夜”节目,其中有一集探讨“新疆再教育营”的内容,莫名其妙被戴上“替中共进行大内宣”的红色大帽子,而遭到无预警撤换。在当前执政党激化“反中、抗中、仇中”的氛围下,蔡诗萍显然是因为“政治不正确”,而丢了主持工作;外界强烈质疑,蔡突遭拔除该招牌节目主持人,系当权者黑手伸进媒体所致,更突显了公视此次新提名董监事审查会的政治斧凿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