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欲对华“政权更替”?前白宫高官关注

麦艾文深入分析美中关系今后六个月和长远走势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5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尽管白宫最新发布的对华竞争战略方式报告称特朗普政府“并不以确定中国的特定最终状态为前提”,但特朗普政府对华咄咄逼人,将中国执政党与人民相对立的手法,引起中国学界对特朗普政府有意对华“政权更替”的关切。前白宫高官麦艾文注意到这种关切,并指美国主流学界也担心“政权更替”手法。

  奥巴马时代的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Evan Medeiros)日前在华府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举办的“台湾在全球秩序中演化的角色”在线研讨会上,就美中关系今后六个月和未来长期趋势做了深入分析。在谈到影响美中关系的重大政策挑战时,麦艾文提出问题:特朗普政府是否决定对中国采取“政权更替”(regime change)的手法?在谈到特朗普对华政策更加脱离美国国内政策界主流时,麦艾文表示,美国主流也担心“政权更替”的手法,担忧“脱钩”议程。

  对于到美国今年11月大选前六个月的美中关系走势,现任乔治城大学美中研究杰出研究员的麦艾文分析了六大因素:

  一,美中之间的反感和敌意在升高,两国关系正进入非常非常困难和危险的时期。双方在言论和政策上都发生重大变化,问题在于,这种反感和敌意会否螺旋升级为对抗,或面临危机?麦艾文对此表示担忧。

麦艾文谈到中方关切的特朗普政府是否正对华采取“政权更替”手法 威尔逊视频

  二,政策挑战是重大的。麦艾文表示,令人担心的是,华府和北京都认为对方在利用新冠疫情这种全球性的危机,高度警惕对方将之作为压倒对方的机会,并且牵扯到别的问题。

  另一个政策挑战是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实施,特朗普显然在纠结之中。麦艾文估计,第一阶段协议因为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特朗普决定妖魔化中国,责怪中国,以转移美国国内对其处理新冠疫情不力的注意力,这意味着特朗普有可能在某个时候放弃第一阶段协议。

  特朗普政府正在做一些重大政策决定,来推进他们的对华议程,“脱钩”是最明显的一个,比如最新的限制华为的举动意涵重大。

  麦艾文指出,还有一个非常严肃的政策挑战,首要问题是,特朗普政府是否决定对中国采取“政权更替”(regime change)式的手法?已经有中国大陆的学者提出这种关切。

  最近白宫副国安顾问博明的“五四讲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断谈论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分开。“那已经产生一种看法,不管是对是错,特朗普政府有兴趣在中国实现‘政权更替’,而不仅仅是‘去合法化’(delegitimation)。”麦艾文说道。

  麦艾文表示,他不是在评估特朗普政府已经这样,但美中关系中的政策议程非常活跃,非常多样,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系统性的不稳。

  三,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与美国国内政策界主流变得更加脱节(disconnected)。麦艾文表示,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主流都非常担忧美中关系目前的轨迹,担心“政权更替”的手法,担忧“脱钩”议程,担忧因新冠疫情妖魔化或责难中国,导致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麦艾文认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也与商界主流进一步脱节。商界对华策略焦点在于“风险舒缓”或者说“去风险”,他们对“脱钩”并不感兴趣,他们希望两国关系有个界限,并不想要对抗。商界想要供应链多元化,但很少有公司想彻底离开中国。

  四,中国人深切担忧,因为他们认为未来六个月对未来中美关系怎样具有决定性(dispositive)作用。麦艾文转述中方看法:他们知道两国关系会走那一步,熟悉美国选举期间对于中国的负面语言,但他们非常关注这种负面言辞与政策动作的结合。许多人在讨论今后六个月,中美关系是否还坚持得住?因为现在的状况是如此之差,以至于两国关系的底线可能脱落。

  五,沟通渠道的萎缩(atrophy)。麦艾文指出,目前美中之间,除了顶层之外的沟通和发送讯号的有效机制很少。当双方谈论非常复杂的台湾、香港等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误解误判。华府和北京应当在各种层面进行讨论,至少应当是“去冲突”(deconflict)。但现在看不到这种沟通,非常令人担忧。

  六,美国大选结果的三种情形。麦艾文表示,中方学者与他分享的三种情形是:第一种,特朗普连任,团队不变,美中关系不会改善,还会继续下滑;第二种,特朗普连任,但蓬佩奥走人,中方将蓬佩奥视为处理美中关系非常关键的变量;第三种,拜登当选,中方对中美关系好转抱有期待。但美方专家一直给中方专家强化的印象是,即便民主党执政,美国对中国行为的关切依然存在。

  谈到美中关系的长远趋势,现在兼任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亚洲研究项目主席的麦艾文谈到了“四个新”:

  一是新架构--我们已经处在一个非常不同的世界,人们不再对平衡合作与竞争感兴趣,竞争无疑成为美中关系的核心势头。问题在于,这种系统性的竞争是否可以管控,抑或竞争迈向敌意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新政治--今年11月之后,美国痛击和责怪中国的倾向(propensity)依然存在;美国精英和公众已表现出对中国更强的疏远感,对中国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是跨党派的。新冠疫情中,人文交往的衰退产生了更加悲观的环境。中国国内也有新政治,那就是权力更加集中,民族主义的空间更大了。

  三是新态势--美中之间的互动,双方都追求更加公开的对抗性战略,对风险摩擦的容忍度更高,两国竞争是广谱和全方位的。鉴于这种新态势,双方国内的政治限制了美中关系的稳定,也将两国关系的未来“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ation)。

  四是新意涵--美中竞争带来的全球影响与全球意涵。美中关系紧张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中国现在更有能力、更有雄心、更敢于回击美国,而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挣扎于全球作用的削弱,传统盟友质疑美国的可靠性,给中国扩大影响力创造了更可允许的环境。最近的世卫大会就是“美国后撤、中国进军”的例子;“美国优先”其实给中国扩大影响提供了机会。

  麦艾文指出,新冠疫情对全球权力的再分配将产生影响,会否是中国影响突飞猛进,而美国衰退的“苏伊士时刻”(Suez Moment)还不好说,但不意味着不会出现既有强国的权力再分配,从而产生一种“多个大国并存协同,但某些大国更有权力、更有影响力”的局面。

麦艾文深入分析美中关系今后六个月和长远走势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5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尽管白宫最新发布的对华竞争战略方式报告称特朗普政府“并不以确定中国的特定最终状态为前提”,但特朗普政府对华咄咄逼人,将中国执政党与人民相对立的手法,引起中国学界对特朗普政府有意对华“政权更替”的关切。前白宫高官麦艾文注意到这种关切,并指美国主流学界也担心“政权更替”手法。

  奥巴马时代的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Evan Medeiros)日前在华府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举办的“台湾在全球秩序中演化的角色”在线研讨会上,就美中关系今后六个月和未来长期趋势做了深入分析。在谈到影响美中关系的重大政策挑战时,麦艾文提出问题:特朗普政府是否决定对中国采取“政权更替”(regime change)的手法?在谈到特朗普对华政策更加脱离美国国内政策界主流时,麦艾文表示,美国主流也担心“政权更替”的手法,担忧“脱钩”议程。

  对于到美国今年11月大选前六个月的美中关系走势,现任乔治城大学美中研究杰出研究员的麦艾文分析了六大因素:

  一,美中之间的反感和敌意在升高,两国关系正进入非常非常困难和危险的时期。双方在言论和政策上都发生重大变化,问题在于,这种反感和敌意会否螺旋升级为对抗,或面临危机?麦艾文对此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