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金砖机制 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中评社北京7月5日电(助理记者 许思悦)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近日在京召开。7月4日上午,以“发挥金砖作用,维护有序世界”为主题的小组讨论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商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未来发展方向。该专题讨论由清华大学赵可金教授主持。
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表示,正如“生命在于运动”,国际秩序也应顺时而变,而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下,联合国安理会等传统机制已无法全面应对世界现实,全球经济格局也在快速变化,新兴经济体正成为重要推动力。面对这一变革,罗国栋大使强调金砖国家应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使其更公平、包容。他呼吁改革联合国安理会,使其更具代表性,同时完善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平衡效率与公平。此外,各国应加强反恐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及其融资渠道。
罗国栋大使指出金砖国家与其他国际集团的不同之处,金砖国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或经济集团,而是基于和平、公正、发展目标的合作机制。尽管成员国差异显着,但所有决策均采取协商一致原则,确保平等发声。罗国栋大使认为,金砖扩员展现了改革旧有国际机制的决心,但改革需通过协商渐进推进,避免剧烈动荡。针对赵可金教授关于金砖与现行国际秩序关系的问题,罗大使表示,各国在不同国际组织中的重叠成员身份已形成天然桥梁,关键在于协调立场,以行动示范改革路径,推动国际体系更公正、更具代表性。
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先生表示,金砖机制并非替代联合国,而是推动其改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面临单边主义冲击,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实现繁荣。巴西主张强化多边体系,反对“丛林法则”,并通过担任G20、COP30主席国及主办金砖峰会等实践这一理念。他回顾金砖合作历程:2008年金融危机催生了金砖机制,2014年成立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近年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和全球卫生合作,金砖国家已就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共识。
高望大使指出,金砖的价值在于其多样性,成员国差异显着但平等协商,这种模式曾推动2008年金融稳定论坛改革为包容性更强的金融稳定委员会。他呼吁以务实合作替代空谈,避免危机倒逼改革,并强调“共同问题需要共同解决方案”这一朴素真理是金砖凝聚全球南方的核心逻辑。针对主持人的提问,他直言当前国际社会不缺诊断问题的“好主意”,缺的是打破既得利益阻力的政治行动力,金砖应通过实际成果示范改革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邢广程在发言中对当前国际秩序的失序状态提出了深刻警示。他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结构性堵点和痛点,原有的国际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秩序尚未形成,世界处于高度动荡之中。邢教授特别强调今年适逢二战胜利80周年,但人类似乎并未真正汲取历史教训,对战争记忆的模糊和对二战性质的不同解读令人担忧。他警告说,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将真实存在,而核武器的出现更使这种冲突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在分析金砖机制的作用时,邢教授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他首先澄清金砖并非针对西方国家,而是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平台。他特别强调要保持“金砖”的成色,避免机制效能下降。他将金砖比喻为“建筑材料”,指出其根本使命是服务于构建和平安全的世界大厦,而非成为对抗工具。邢教授主张金砖机制应与联合国等其他国际组织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他同时提醒金砖国家要准备好经受外部压力考验,在风雨中成长壮大。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的总干事Andrey Kortunov对金砖机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而务实的评估。他首先厘清了金砖组织的局限性,指出其难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主要由于成员国经济结构互补性不足,相互贸易投资规模有限。在政治安全领域,金砖也不太可能发展成为联盟性质的组织,因为其成员包含不同政体,外交政策取向各异。
在明确边界的同时,Kortunov更着重阐述了金砖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潜力。他认为金砖可以在全球经济治理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等机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借助数字支付平台促进贸易民主化进程。作为代表非西方世界的重要平台,金砖有能力在全球议程设置上发出更强声音,在能源转型、粮食安全、反恐等关键议题上协调立场。Kortunov特别看重金砖在促进文明对话方面的价值,认为这一机制有助于减少西方中心主义叙事的影响,增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Kortunov提出,金砖应当从目前的“全球俱乐部”升级为更具实践性的“全球实验室”,提升成员国的政治意愿和执行能力。在他看来,金砖若能突破共识困境,完全有可能成为塑造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思想源泉和实践平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在问答环节,有观众就金砖国家“发展”的共识向嘉宾提问。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表示,“发展”这一共识确实是将金砖国家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当前发达国家也在转向产业政策。俄罗斯学者Andrey Kortunov在回应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时指出,本币结算已取得进展,但需推进到联合生产层面才能突破制裁限制。邢广程教授批评西方将经济关系武器化的做法,强调中俄合作应遵循自身发展逻辑。印度大使罗国栋则从文明互鉴角度,呼吁用整体眼光看待中印关系的历史与未来。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金砖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专家们强调,金砖国家应坚持包容发展理念,通过务实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改革。面对单边主义挑战,金砖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在金融安全、文明对话等领域持续发力。作为新兴国际治理平台,金砖将继续为构建更公平包容的世界秩序贡献智慧和方案。
中评社北京7月5日电(助理记者 许思悦)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近日在京召开。7月4日上午,以“发挥金砖作用,维护有序世界”为主题的小组讨论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商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未来发展方向。该专题讨论由清华大学赵可金教授主持。
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表示,正如“生命在于运动”,国际秩序也应顺时而变,而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下,联合国安理会等传统机制已无法全面应对世界现实,全球经济格局也在快速变化,新兴经济体正成为重要推动力。面对这一变革,罗国栋大使强调金砖国家应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使其更公平、包容。他呼吁改革联合国安理会,使其更具代表性,同时完善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平衡效率与公平。此外,各国应加强反恐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及其融资渠道。
罗国栋大使指出金砖国家与其他国际集团的不同之处,金砖国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或经济集团,而是基于和平、公正、发展目标的合作机制。尽管成员国差异显着,但所有决策均采取协商一致原则,确保平等发声。罗国栋大使认为,金砖扩员展现了改革旧有国际机制的决心,但改革需通过协商渐进推进,避免剧烈动荡。针对赵可金教授关于金砖与现行国际秩序关系的问题,罗大使表示,各国在不同国际组织中的重叠成员身份已形成天然桥梁,关键在于协调立场,以行动示范改革路径,推动国际体系更公正、更具代表性。
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先生表示,金砖机制并非替代联合国,而是推动其改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面临单边主义冲击,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实现繁荣。巴西主张强化多边体系,反对“丛林法则”,并通过担任G20、COP30主席国及主办金砖峰会等实践这一理念。他回顾金砖合作历程:2008年金融危机催生了金砖机制,2014年成立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近年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和全球卫生合作,金砖国家已就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共识。
高望大使指出,金砖的价值在于其多样性,成员国差异显着但平等协商,这种模式曾推动2008年金融稳定论坛改革为包容性更强的金融稳定委员会。他呼吁以务实合作替代空谈,避免危机倒逼改革,并强调“共同问题需要共同解决方案”这一朴素真理是金砖凝聚全球南方的核心逻辑。针对主持人的提问,他直言当前国际社会不缺诊断问题的“好主意”,缺的是打破既得利益阻力的政治行动力,金砖应通过实际成果示范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