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发展云讲座” 第六讲举办
受邀的第一位讲者江雨璇,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现就职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技术品牌运营以及宣传片拍摄。另一位讲者孟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现就职于山西焦煤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曾于2017年4月赴台湾淡江大学交流,2017年8月赴台湾政治大学交流。《两岸青年》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罗鼎钧主持此次活动。
壹、江雨璇讲座内容:
一、为何选择求学香港?
很多朋友会问香港是不是正在走下坡路,香港现在是否安全,是否排外等等,会造成你们止步香港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很理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选择问题,但是以我的想法和经历来看,香港始终是一个未来时、前进式的城市,我们不能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一时社会动荡而去否定他的魅力和价值,也不能总拿过去去评判他的未来。其实这三年的世界大学排名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行业通用的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有50%的大学排名在世界前100名,有62.5%的学校排名世界前110。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均排名世界前50。
很多大型国际会议会选择在香港举办,包括联合国在香港设立的办事处,都会对港校学生开放实习机会,是一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如遇见爱情、遇见知识和遇见挚友,哪怕是一个不小心遇见了动荡不安。总有一份经历让你难忘与珍惜。
这样解释可能还不够直观,我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做了一张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世界排名的对比表,毕竟大家更熟悉内地大学的实力。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申请到了港大、港科技、港中文、港城市四所学校的任何一所,相当于你在大陆考研考上了北、清、复、交。而香港理工大学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即使不那么显眼的香港浸会大学,也排在同济、北师大、中山大学这些知名学府之前。也就是说,香港的大学普遍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品牌保障,学术和就业认可度都非常高。
在主流出境求学目的地中,香港留学的总费用是最低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学费低。举个例子,世界排名第53-55位的三所大学分别是:英国华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我们挑选这三所大学的硕士金融专业,查看学费的差别:
香港城市大学(QS排名55):学费22.56万人民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QS排名53):学费26.89万人民币
英国华威大学(QS排名54):学费31.44万人民币
二是香港的学制短,留学期间的生活费用相应更少。香港的授课型硕士一般为1年,和英国一样。这要比美国和澳洲的实际就读时间短,因此除了学费之外,对应缴纳的生活费、住宿费也会相应减少。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一年时间太短学不到什么其实首先专业不一样所承载的学习量也会不一样而且也不是说时间越久越好,其实有的时候时间越久他其实是把等量的学习任务给分散了,像国内的研究生还会要求上研究生英语、政治课这些,所以这样拉长了学习时间。
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你会发现无论在哪,老师上课的时间永远有限,课堂上讲的和课后我们要产出的presentation、debate、以及考试和论文,都需要我们去泡图书馆疯狂查阅资料,去学习,甚至熬通宵,所以真正的时间要看自己怎么去看待和利用,我也有同学在欧洲留学的,学制也是一年,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跟上学习节奏,也没有有效安排学习时间,最后就申请延迟毕业了,整整三年才回国,所以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相当于超标了,同期毕业的学生此时已经在社会工作领域上积累了两年的工作经验。
在香港毕业后,学生签证可以无条件续签12个月,这段时间可以安排在港就业。之后如果提出延长签证申请,则会根据在港受聘申请的相关政策处理。这比美国和英国对待留学生的政策友善得多。此外,香港有7年永居的政策,也就是说:1年留学+1年工作签证+5年工作经历可以获得香港永居身份。这也是香港政府留住人才的方式,从这也能看出至少是香港自己就很认可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像现在上海落户,最新的政策也是本科是复旦交大等毕业的能够交社保
对我个人而言,就是有地理优势上的便利,节假日回家很方便、不用经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有很多朋友在国外留学的,过年没有办法回家。
香港研究生分类
香港研究生分为研究式和授课式两种,前者是做研究项目,后者是上课修学分。
一般而言,内地学生申请的大多是授课型研究生,学制一年(部分两年,如建筑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等),学费较高,奖学金较少;研究型研究生侧重学术研究,申请时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对申请人的独立研究能力要求较高,学制一般为两2-3年(哲学硕士两年制,哲学博士三年制),奖学金较高,较多学生在MPhil毕业后继续修读博士学位。
授课式研究生的学习以普通的教学为主,修读相应的课程拿到相应的学分(8-10门课)并按要求完成专业论文即可结业;研究式研究生与内地的教育体制有些类似,以学生跟着导师做研究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学生在获得研究生学位之前,要撰写毕业论文并参与答辩。
整体来说,研究式研究生项目的申请难度要高于授课式研究生项目。
奖学金制度:香港大学每年共有约1000项不同类别的学术性奖金、奖项,奖学金额达1亿港元,供所有港大本科生申请。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港大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的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港元每年14万元,发放3年共42万港元。
1.香港大学:简称港大、HKU;王牌专业有建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教育学人文社科法学等
2.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文、港中大、中大、CUHK;王牌专业有经济计算机科学工程生命科学艺术人文等
3.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科大、HKUST;王牌专业有电子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统计学
4.香港城市大学:简称港城大、城大、CityU;王牌专业有土木工程会计与金融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等
5.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工、PolyU;王牌专业有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医疗化验科学放射学酒店管理等
6.香港浸会大学:简称浸会、浸大、HKBU;王牌专业有新闻传媒会计金融数学等
7.香港教育大学:简称教大、教院、EdUHK;王牌专业有教育学语言学等
8.岭南大学:简称岭大、LingnanU;王牌专业有视觉研究人文艺术学科管理学
1.香港中文大学
为鼓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去香港中文大学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多名奖学金名额,予录取入读“奖学金基础班”的内地学生,奖学金名额分布于二十五省、市、自治区。香港中文大学将向每名在学的奖学金班学生颁发相当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香港中文大学设有17000项奖学金。
2.香港科技大学
奖学金:科大设有内地招生奖学金,嘉勉高考成绩卓越并在入学面试表现突出的同学。此类奖学金过奖者经由大学香港部门统一评定。
助学金:大学设有少量内地招生助学金,扶助家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同学。同学必须在通过大学对其高考成绩并入学面试的评核而获得录取之后,方能经由大学相关部门评核是否获得助学金。学生必须向学校提供经济状况证明,以供审核。
工程学院奖学金:Dr.Jack Lau School of Engineer 奖学金是专门为中国内地学生设立的奖学金项目。学生每年可获得80000港元的奖学金,连续四年可累讲获得奖学金320000港元。
3.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每年均会拔款设立学术及非学术奖学金,以嘉许及奖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达到以下标准的内地学生,可获理大入学奖学金:
(1)学术奖学金:
在应届高考成绩优异(包括在其它学术领域有出色表现而获加分),并符合本校要求(包括英语科成绩达120分或以上)。
(2)非学术奖学金:
曾在艺术、音乐(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体育等非学术领域内获卓越成绩,以及在应届高考成绩达到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分数线,
大学奖学金最高金额为每年港币110,000元(其中70,000元用作支付每年学费,余款资助住宿及生活费),奖学金年期视乎入读专业的年期而定(一般为期四年;部份为五年)。
香港城市大学
“入门奖学金”类别有:状元奖学金;分等奖学金;海南优秀学生奖学金;方润华少数民族奖学金及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
状元奖学金:各省市区名列文科或理科第一至三名的高考生,报读城大并获录取者,将获颁发全额状元奖学金,金额相等于在城大求学四年(法律学院五年)期间的全部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现为每年港币12万元)。
分等奖学金:按照考生实际高考总分高出所在省市区“一本线”之多少分等,设头等和二等奖学金。头等奖学金为“每年学费全免”,二等奖学金为“每年学费半免”。
海南优秀学生奖学金:城大获得香港一位海南籍社会贤达捐赠成立“海南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学金共有7 个名额,将颁发给经统招获录取入学之海南省高考生;每位获录取者每年可获港币12万元奖学金。
方润华少数民族奖学金:城大将颁发此奖学金给录取入学的两位内地少数民族籍同学。录取入学标准不变;入学后经甄选可获发一次性港币两万元奖学金。
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参加应届高考、成绩达到城大录取标准且获录取者,若高中期间同时是以下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将获颁发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总金额为港币8万元,按年度平均颁发。
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
很多同学对于想申请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很纠结,建议从以下四个维度思考:
兴趣。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匹配。建议去官网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对比自己的成绩单考量匹配度。如果是跨专业申请,那么可以从自己的综合背景信息进行筛选和挖掘,找出合理的申请动机。
院校排名。一般大家会参考QS院校排名来衡量学校的综合水准,这也是招聘时一些HR参考的标准。香港教育大学QS没上榜但是教育学名列世界第15位,亚洲第三位。我之前选择了浸会新闻学,闾丘露薇,但后来综合考虑名气选择城大
学费。香港不同专业学费差距比较大,例如有的商科学费将近30万人民币,有的专业10万人民币左右。根据自己的留学总预算,参考学费,选择性价比高的。我的专业差不多是13万一年,浸会语言学6万一年
建议:选专业还是选院校?有的时候院校和专业好比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有所侧重。对于技能型专业,例如计算机,最好把专业放在首选,这样毕业后的校友资源或者读博深造的教授资源会更广一些。对于知识型专业,比如管理、传媒、社科,择校重点考虑院校名气,一个名校光环还是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不少便利。选择的时候可以多和老师或者学长学姐沟通一下,择优而选。当然也不用太纠结,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香港研究生如何申请?(以城市大学为例)
首先,要明确香港研究生申请的时间表。一般来说,香港高校9月陆续开放申请,次年2-5月结束。研究型硕士或博士,是12月1日截止。那么,想要在本科毕业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话,要在大三的6-8月准备材料,9-12月和次年的1-2月提交申请。因为大四上半学期你要面临毕业论文,毕业手续的一些事情,时间会比较紧张。而且港校九月开放申请,你九月才准备资料,是很慌张和匆忙的。部分学校和专业还有面试环节,是在次年的1-3月。拿到offer应该是在次年1-5月。
本科学习的绩点非常重要,如果GPA太低,神仙都救不了你的,保持在3.4以上会比较有竞争力。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你准备申请专业的相关的交流活动。比如我是读国际研究专业的,我就会很积极地参加一些关于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的交流会。如果说你是跨专业申请,还要读一些相关专业的书籍。你的实践经历都是可以写进你的PS里面作为加分项的。
香港研究生申请可以通过找留学中介,也可以自己DIY。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自己准备相应的申请材料。下面提供一份申请材料的清单:
第一,中英文大学成绩单原件(大四在读生需要提供前三年成绩单/已毕业学生请提供四年完整成绩单)。需要加盖学校教务处章;
第二,中英文在读证明原件(适用于大四在读生)/中英文毕业证、学位证原件(适用于已毕业学生),加盖学校教务处章;
第三,中英文评分标准说明原件。评分标准必须说明ABCD/优良中差的分数范围需要加盖学校教务处章。如果成绩单上自带评分标准,则无需再额外提供;
第四,英文简历;
第五,英文个人陈述,也就是所谓的PS,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要涵盖三个方面,为什么申请该专业?研究生是进阶学习,不能单纯地从兴趣角度解释申请原因;我申请该专业的优势是什么?描述好“我的本科学习或者个人技能以及实习实践是如何与这个专业紧密相连的”。我对未来学习的规划,也可以简单谈一谈对选择该专业所从事职业的规划。
这里要注意三点,逻辑表述清晰、跨专业申请的话,要尽可能多地找专业之间的共通点、控制篇幅A4纸一页即可。
第六,英文推荐信(至少提供两封,且必须是你的任课教师的,校外推荐的不算,需要推荐人的签字,打印在有学校名称的抬头纸上);
第七,护照/身份证的清晰扫描件;
第八,语言成绩,如托福(建议90-100+)/雅思(6.5-7+)/GMAT(680-700+)/GRE(300-310+)/CET6(450+,部分院校适用);
第九,其他用于申请的辅助材料复印件或扫描件(例如各类获奖、技能、活动等证书以及工作证明、实习证明、发表的科研文章等等)。
赴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港校的学生宿舍是非常难申请的,所以大家通常都会选择租房子。第一种,直接联系地产中介,告诉他们你们几人合租,希望找几居室带几个卫生间,大概整租一套的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一般很快中介就会告诉你有哪些选择了,但中介一般会要求你们至少派出一个代表去看房,签约也是所有人到场一起签约。(如果你的名字不在租约合同上,出了任何事情都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切记当心二房东!)
第二种,推荐你们了解一下港漂家和irent这类学生宿舍运营方。他们运营的宿舍都可以网上在线看房,视频照片都很齐全,而且入住以后出现任何问题,包括灯泡炸了、马桶不通、洗衣机脏了等等,都有专人上门处理。
第三种,自己找房源,联系房东,签约租房,买二手家具,最后再自己开通水电网媒。自己找房源就需要你常常泡寄托,联系要退租的学长学姐,通常五月六月就需要确定好。一般要退租的学长学姐也不会无条件介绍你们和房东认识,他们通常需要你购买他们剩下的家具才会帮你们牵线搭桥。自己找房源就省掉了中介费。
那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带钱去香港?
临行前,可去银行预约取港币现金。不需要带太多,带5000-10000港币足以。因为过关时,海关规定,从内地出境时不能携带超过2万人民币或5000美金等值货币;从香港入境时不能携带超过12万港币。
购买汇票:
也可以先在内地的银行(较大的支行)购买汇票。
收款人写自己的名字拼音(注意一定要与港澳通行证上的拼音一致),收款地址写HONG KONG。
将汇票带到香港后,存入自己在港开的银行账户。
这种方式,手续费低且较为安全。
电汇至香港账户:
也是去内地所在银行办理电汇业务。
每个银行的手续费不同,一般是汇款金额的1%+电讯费,中间行也会收取一定手续费。
电汇到账时间一般是一天到一周不等。
这种方式的适合大额汇款,缺点是时间较长且会收取一定手续费。
支付宝转账:
将所需金额转入支付宝账户中再通过国际汇款转入香港当地储蓄卡。
支付宝转账会收取50人民币作为手续费,不同海外银行收取不同手续费,具体需要询问银行方面。
携带内地的各种证明,不知道咱们这里有没有台湾学生啊,有的话,是要根据台湾与香港入境处的相关规定,带齐资料。
通关时,内地学生要携带港澳通行证,逗留签注(D签注),港校发放的粉红色Visa Label(是一张粉色的小纸片。Visa Label上会标明你在港就读的学校以及批准入境时间。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入境才能激活Visa Label,否则可能会失效。如果你已经申请了visa label但是又临时换学校,则要先撤销之前的申请再重新办理。)护照,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一次入境时会给你一张小白条,小白条”又称“Landing Slip”,在你入境香港的时候,"过关”窗口发给你的一张入境凭证。同时,你的Visa Label上会被盖章激活。提醒大家首次入境的“小白条”千万不要弄丢,未来办理旅游签证和学历认证之类的都可能会用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内地与香港之间有罗湖口岸、福田口岸皇岗口岸、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是24小时开放,一地两检通过之后,还可以搭乘高铁到达香港。
香港身份证。根据香港入境处规定,18岁或以上并获准在香港逗留超过180天的新抵港人士必须在入境后的30天内登记领取身份证。网上预约:登录香港政府一站通(http://www.gov.hk/),选择香港身份证预约系统办理预约手续。
电话卡。新生内地见面会上可以领到的福利包里有一张临时电话卡,刚到港时可以临时用。
新生报到时中国移动会在香港部分高校现场办公,为新生办理中国移动香港的手机电话卡,可以选择一卡双号的电话卡,(一个香港中国移动号码,一个深圳移动号码)。然后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套餐,一般选不限流量的,不太关注语音通话,香港语音通话基本是免费的。
需要携带:身份证/临时身份证,住址证明,学生证/offer letter等材料。注意:办理的时候有一项“住址证明”的要求。“住址证明”一般可出示印有你本人姓名及地址的水电煤的账单信件。
办理香港银行卡
一般新生入学报到现场各家银行都会现场办公,为学生办理银行卡,有中银香港,东亚银行,恒生银行等等。选择哪家都可以,对学生都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大学期间借记卡免收帐户管理费,信用卡免收每年的服务费都差不多。
需要提供:办理银行卡届时要带好的材料有:身份证/临时身份证,offer letter,住址证明,如果绑定手机号的话,需要记住新办的电话卡号。港澳通行证,和Hall的住址房间号就可以的,不满十八岁需要监护人签字麻烦一些。反正按银行要求做就好了。
中联办注册
内地来港读书的学生一般需要在抵港三个月内去中联办注册报道,离港前一个月再去中联办办理学习证明。
交通出行
八达通。八达通在香港可以说是一大利器,你可以用它来乘搭公共交通,可以在便利店、超市、学校、部分餐厅和商店使用,有些楼盘和小区会直接拿八达通作为门卡,因此八达通和你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首先,在学校或者钢铁客服中心,(金钟、大围或者兆康站)优惠办事处领取申请表,或者在港铁网站下载表格。填好之后,拿去学校办公室盖章。表格填好后前往港铁客服中心,携带申请表、学生证、香港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护照,进行办理。领取到的是一张临时八达通,根据收据上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到选择的站点领取正式卡。同时,香港的巴士也是非常便利的。
几款必备APP KMB LWB可以看到九巴的线路信息和费用,实时信息,查询巴士的具体到站时间,线路,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规划路线。
新巴城巴和第一款略有不同,这一款是查询港岛巴士的移动应用程序。
Deliveroo 外卖
四、在港学习指南
无论是研究生院还是你的专业所在院系都会设置一些orientation,一般就是对学校以及专业概况的介绍,院系的orientation可能会干货满满,有的还会安排pre-course来对未来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初步介绍。
在港学习,获取图书资源是最关键的。一个是香港图书费用高,一个是你从内地大量运输不方便。所以,首先,需要办一张联校图书证,然后就可以共享这八所院校的资源。不但可以进入八校的图书馆,还可以借走图书馆的资源。
时间管理。一年的学习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紧张,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教授对学术的严谨程度更是会将你推到风口浪尖处。所以,如何高效、科学地利用时间应该是你最该谋划的事情。
就我们专业而言,一年中要修八门课,虽然课程数量相对于本科的课程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每门课程的要求都会让你感觉到无比充实。香港的上课方式包括讲课及自由讨论,讲完课程内容后会留问题给大家讨论。老师通常会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必须和选读材料,每一次作业的具体要求,pre的具体要求,论文/考试的具体要求。我俩都是跨专业读的硕士,所以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难度。
我那会儿的时间表是,早晨七点起床,八点出门,八点半到图书馆,然后泡在图书馆,直到晚上上课。课程安排一般都在晚上七点,是为了照顾部分白天需要上班的part-time的学生。
教授会在课前给出core readings,这个是你必须一定要认真阅读的。课程的PPT也会在课前上传,因此,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时间管理说白了还要求你要绝对自律,老师会布置很多reading,但并不会验收,读或是不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老师给分极其严格,和内地完全不同,他会不留情面地挂掉你。所以当时也很胆战心惊的。
提升语言能力。我们系的要求是全英文授课,因而,与此相应的课程讲义、阅读文献,作业都是全英文的。那是内地大部分高校所无法提供的强大的语言环境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千万别偷懒,读你该读的文献,课上把握发言的机会,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团队合作形式。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是做pre的标配,每个组都是随机产生的组员,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学期都至少要在四个小组里使出分身术。每个人在讨论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除此之外,务必对你搭档的观点和思路进行深入思考,了解Ta的思路和想法,其实整个过程是一个输入和输出双向联通的。
“两岸青年发展云讲座”宗旨:疫情期间两岸青年交流碍于时空限制,急需多样化的交流模式,为两岸青年发展铺桥造路不停歇,扩大两岸青年交流发展的质与量提升,云讲座邀请当前两岸青年才俊谈方法、讲经验,为两岸青年的发展开创更美好的前景。
受邀的第一位讲者江雨璇,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现就职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技术品牌运营以及宣传片拍摄。另一位讲者孟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现就职于山西焦煤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曾于2017年4月赴台湾淡江大学交流,2017年8月赴台湾政治大学交流。《两岸青年》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罗鼎钧主持此次活动。
壹、江雨璇讲座内容:
一、为何选择求学香港?
很多朋友会问香港是不是正在走下坡路,香港现在是否安全,是否排外等等,会造成你们止步香港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很理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选择问题,但是以我的想法和经历来看,香港始终是一个未来时、前进式的城市,我们不能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一时社会动荡而去否定他的魅力和价值,也不能总拿过去去评判他的未来。其实这三年的世界大学排名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行业通用的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有50%的大学排名在世界前100名,有62.5%的学校排名世界前110。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均排名世界前50。
很多大型国际会议会选择在香港举办,包括联合国在香港设立的办事处,都会对港校学生开放实习机会,是一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如遇见爱情、遇见知识和遇见挚友,哪怕是一个不小心遇见了动荡不安。总有一份经历让你难忘与珍惜。
这样解释可能还不够直观,我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做了一张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世界排名的对比表,毕竟大家更熟悉内地大学的实力。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申请到了港大、港科技、港中文、港城市四所学校的任何一所,相当于你在大陆考研考上了北、清、复、交。而香港理工大学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即使不那么显眼的香港浸会大学,也排在同济、北师大、中山大学这些知名学府之前。也就是说,香港的大学普遍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品牌保障,学术和就业认可度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