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国民党改名之议又伤正蓝形象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大华网路报今日“点评”专栏说,国民党又起改名之议。此次是由位居党内第三把手、具有指标性的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林为洲所倡议,这对党主席江启臣领导力的影响如何,还有待观察。

  林为洲认为中国国民党的全称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混淆。这种把中国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是绿营、独派、民进党长期以来的论调,但是无论陈水扁当权八年或蔡英文在位四年余,亦均没有更改具有中国意涵的“中华民国”“国号”,因为这攸关两岸关系极可能触发终局摊牌。

  如果林为洲对“中国”两字的顾虑可以成立的话,就会导向必须更改“国号”的“合理性”,至少英文国号非删除CHINA不可。这就和急独、激独势力的主张没有两样。因此,国民党改名之议,其实隐含的是绿化思维,既是国民党主体性的危机,也是两岸关系加剧疏离并将诱发毁灭性对撞的危机。

  若称这只是某个个人的意见,就无异是对职务的角色毫无所知,以致伤及党主席形象。据本月5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被认为最适合担任国民党主席的前三位是朱立伦26.8%,韩国瑜15.7%,江启臣6.4%。可见江对所谓改名之议展现出符合党内主流意见的决断,是有绝对必要的。

  所谓国民党建党126年,亦曾历经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中国国民党数个名称,所以改名不足为奇,其实是牵强之论。国民党历来的名称及建党理念,都是为了力争民族正气,直至今日,位阶最高的党章仍载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然而,当前忌惮“去中国化”压力下的改名之议,却是走上偏路而只会不利于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党内团结。尤其国民党全称所代表的“完整中华”意识,在台海动荡不安之际,具有其他政党所无的维稳意义,只要和党的大陆政策搭配发挥得宜,终将获得选民肯定为两岸和解对话所不可缺的力量。若称改名是为了选举的现实考量,那么两岸走向和平或战争更是摆在选民面前的现实问题,全看国民党能否表现而已。   在党内探讨是否沿续九二共识时,林为洲曾经宣称该共识产生于28年前,已非年轻世代能了解。殊不知台湾方面及国民党对该共识的论述,是基于“中华民国宪法”,而“宪法”更是产生于73年前,并不因什么世代有多少了解而决定其存废。这在世界各国莫不如此。所幸国民党最后定调为“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才维持住能够促成两岸恢复协商的政治基础,否则何以和民进党竞争?

  作为党的政策单位主要负责人,理当知悉重大主张的利弊。当年李登辉“两国论”曾经引爆台海危机,美国为此准备从台湾撤侨,让台湾独自面对来自大陆的军事攻击。不料今年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至少两度公开主张“两国论”,甚至连李登辉尚且用来作为掩护的两岸统一目标也不予提及,有比李还“独”之虞,也违背“宪法”,非常令人不解。

  此次改名之议显示,领导层世代交替之后的国民党,虽已于九月间代表大会确立以“宪法”为大陆政策圭臬,应可树立正蓝旗帜,进而号召深蓝、浅蓝及中间选民,但是绿化的苗头竟仍不时在党内高层显现,必然影响党的前途,党主席不可等闲视之。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大华网路报今日“点评”专栏说,国民党又起改名之议。此次是由位居党内第三把手、具有指标性的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林为洲所倡议,这对党主席江启臣领导力的影响如何,还有待观察。

  林为洲认为中国国民党的全称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混淆。这种把中国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是绿营、独派、民进党长期以来的论调,但是无论陈水扁当权八年或蔡英文在位四年余,亦均没有更改具有中国意涵的“中华民国”“国号”,因为这攸关两岸关系极可能触发终局摊牌。

  如果林为洲对“中国”两字的顾虑可以成立的话,就会导向必须更改“国号”的“合理性”,至少英文国号非删除CHINA不可。这就和急独、激独势力的主张没有两样。因此,国民党改名之议,其实隐含的是绿化思维,既是国民党主体性的危机,也是两岸关系加剧疏离并将诱发毁灭性对撞的危机。

  若称这只是某个个人的意见,就无异是对职务的角色毫无所知,以致伤及党主席形象。据本月5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被认为最适合担任国民党主席的前三位是朱立伦26.8%,韩国瑜15.7%,江启臣6.4%。可见江对所谓改名之议展现出符合党内主流意见的决断,是有绝对必要的。

  所谓国民党建党126年,亦曾历经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中国国民党数个名称,所以改名不足为奇,其实是牵强之论。国民党历来的名称及建党理念,都是为了力争民族正气,直至今日,位阶最高的党章仍载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然而,当前忌惮“去中国化”压力下的改名之议,却是走上偏路而只会不利于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党内团结。尤其国民党全称所代表的“完整中华”意识,在台海动荡不安之际,具有其他政党所无的维稳意义,只要和党的大陆政策搭配发挥得宜,终将获得选民肯定为两岸和解对话所不可缺的力量。若称改名是为了选举的现实考量,那么两岸走向和平或战争更是摆在选民面前的现实问题,全看国民党能否表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