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何建宗谈“爱国者治港”意义重大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22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视频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对中评社表示,由中央重申“爱国者治港”原则,并主导选举制度的修改,可以为香港的政治争议一锤定音,减少内部无止境的争论,为长远在香港从政的人士带来清晰的前景,也为香港拨乱反正,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指明方向。

  何建宗提到,“爱国者治港”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关乎香港的政权和香港的管治权掌握在谁手中的重大问题。“爱国者治港”作为治港人才标准的重新提出,是对回归后持续不息的乱象,和破坏基本政治伦理的恶劣局面进行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何建宗亦强调,只有从根本上改革选举制度,包括选前资格审查、就职宣誓效忠和选后有效监察,才能确保“爱国者治港”得到全面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才能不变形、不走样。他指出,从确保“爱国者治港”的有效程度来看,现在参与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门槛低,而选举主任在把关方面也未如理想,日后在参选人资格的审查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足够的调查权力,政府可以考虑设立高层次的跨部门委员会,处理参选资格的事宜。

  问答全文如下: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记者: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发表日前重要讲话,强调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您怎么看“爱国者治港”的意义及重要性?

  何建宗:我有幸参加这次由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的专题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夏宝龙副主席的这次讲话具有高度权威性,在“一国两制”实施进入下半阶段的今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他首先回顾邓小平有关港人治港的界线和标准的论述,论证“爱国者治港”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而过往几年的乱象尤其是修例风波以后出现的严重暴力行为以至国家安全出现重大威胁的严峻局面,都跟“爱国者治港”原则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有关。

  “爱国者治港”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关乎香港的政权和香港的管治权掌握在谁手中的重大问题。香港实行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不存在背离“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问题。但在以选举产生的机关包括立法会、区议会和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如果在选前资格方面把关不力,选后肆意进行分裂国家、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以至要求外国制裁香港等揽炒行为但没有后果的话,对于香港和国家的祸害可以非常严重。

  就以去年立法会内务委员会拉布七个多月为例,大量关乎民生的政策和基建工程被拖延,严重影响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事关全面管治权的重要法案包括国歌法也被恶意阻挠。区议会方面,大量揽炒派进入18区区议会,一幕幕侮辱不同政见选民、侮辱政府官员、阻挠利民措施落实以至私相授受公共资源的恶行不停上演,对社区层面的民生构成严重危害。只有从根本上改革选举制度,包括选前资格审查、就职宣誓效忠和选后有效监察,才能确保“爱国者治港”得到全面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才能不变形、不走样。

  中评社记者:夏宝龙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 “爱国者”的客观标准:爱国者必然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爱国者必然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爱国者必然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对此您怎么看?

  何建宗:从政者热爱国家,效忠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世界各国管治者任职都有宣誓制度,既是庄严的仪式,也是对服务人民的承诺,更是严肃的法律责任。回归以来,根据基本法104条宣誓效忠的各级议员包括法律界人士,积极从事反中乱港行为,选择性拥护基本法条文的不在少数,而在宣誓期间态度不庄重、加插反中乱港内容但仍然过关的也不在少数。“爱国者治港”作为治港人才标准的重新提出,是对回归后持续不息的乱象,和破坏基本政治伦理的恶劣局面进行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中评社记者:夏宝龙副主席指出,如果是在香港的政权架构中身处重要岗位、掌握重要权力、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士,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在爱国标准上,对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特区政府应如何落实这一点?

  何建宗:夏宝龙副主席论述爱国者治港有两个层次。首先,对爱国者的定义包括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还有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而对于在政权架构中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则有更高的要求。这包括四点:一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三是胸怀“国之大者”,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国家发展全域,去谋划香港的未来;四是精诚团结。这些更高要求可谓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归20周年对香港主要官员的讲话一脉相承。他当时曾经提到七个字:“为官避事平生耻”,我觉得至今仍是香港从政人士都应该遵循的座右铭。

  中评社记者:夏宝龙副主席还提到,落实“爱国者治港”最关键、最急迫的是要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抓紧完善有关选举制度,确保香港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者手中。您如何看香港现行的选举制度?在选举制度的设计上如何才能确保“爱国者治港”?

  何建宗:从确保“爱国者治港”的有效程度来看,现在参与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门槛低,而选举主任在把关方面也未如理想,过去多次在询问参选人时有不同做法,在评核其言行是否符合其确认书声称时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选举呈请的司法复核当中曾经败诉。因此,日后在参选人资格的审查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足够的调查权力,政府可以考虑设立高层次的跨部门委员会,处理参选资格的事宜。

  现在香港立法会的选举制度有很大问题。地区直选方面采用比例代表制,每个选区最多有九席,这导致参选名单太多,质素参差,过去多年的选举辩论都沦为“斗兽场”,比抹黑,斗叠声,有意义的辩论少之又少。这个制度有两大弊端:一是当选门槛相当低,让极端政治势力有机可乘,毒化和“独”化议会。以新界东和新界西为例,肯定当选的票数门槛是11%,但实际操作上,最后一席的得票是这个比例的60-70%,即6-7%的得票便可以当选。再者,名单数目没有上限,二三十张名单争取九个议席,绝大部分名单连拿回保证金的3%得票都拿不到,导致选举严重劣质化。第二,比例代表制加多议席选区,导致很多所谓分票,分名单和“策略投票”的出现,扭曲了选民的真正意愿。例如有建制大党拆分三张名单参选,导致建制党派之间和大党内部都会出现矛盾和争票的情况。选民对于心仪阵营的大量名单也感到混乱,个别人会依靠科学度成疑和波动甚大的民调结果自行“配票”,某程度扭曲自身的意愿。

  此外,区议会的功能和选举制度也出现问题。区议会一直以来都是非政权组织,属谘询性质。但多年来,区议会的议事和运作方式越来越像掌握立法权力的立法会,包括议员可以提动议,党派之间修改动议,要求中层公务员接受“质询”,并掌握大量拨款的权力等等。本届区议会由于有大量“揽炒派”进入甚至当选主席,导致议会乌烟瘴气,大量越权、散播侮辱性仇恨性言行和打击其他党派的行为不断发生,实在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区议会的政治化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区议员在立法会可以有六席,占功能组别接近20%,在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席位比例也接近10%。要把区议会回复到原来的非政权、谘询性和社区性组织的性质,上述这些安排是否应该维持下去,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日后的选举安排应该从增加选区,减少每区议席,便利内地和长者投票这三个方向考虑。事实上,现在香港已经分为18区,日后立法会可否分为18区或者9个区,让市民选出2-4名议员,并提高保证金的得票门槛,减少大量博出位的低质参选名单,值得考虑。

  中评社记者:您是香港少数获邀参加这次会议的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您对这次会议的总体评价如何,夏宝龙副主席的讲话对香港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有何意义?

  何建宗:我觉得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的核心要素。但回归多年以来什么人可以管治香港,高度自治的范围和边界,都是争论不休的议题。这导致香港社会过分政治化,大量精力花在政治争论当中,民生、经济以至深层次问题被置之不理。

  就以政制改革为例,过去每一届政府都花大量精力处理政改和普选议题。这些议题成为每次行政长官、立法会和区议会的“必答题”,香港的社会民生和长远规划却无人问津。可以说,一届政府的五年任期内,从准备、咨询、争论和争取通过政改耗费了超过一半时间,换来的是香港内部日益严重的撕裂,和滋生反对中央以至本土“港独”的思潮。

  由中央重申“爱国者治港”原则,并主导选举制度的修改,可以为香港的政治争议一锤定音,减少内部无止境的争论,为长远在香港从政的人士带来清晰的前景,也为香港拨乱反正,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指明方向。我期待,中央在充分听取香港市民的意见后,可以从速就香港未来的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并运行一段较长时间。此后香港社会可以回复平静,香港政府更积极谋划未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市民则以中国人的身份建设好香港,投入大湾区的发展,在扩大自己发展空间的同时分享祖国发展的荣光。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中评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22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视频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对中评社表示,由中央重申“爱国者治港”原则,并主导选举制度的修改,可以为香港的政治争议一锤定音,减少内部无止境的争论,为长远在香港从政的人士带来清晰的前景,也为香港拨乱反正,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指明方向。

  何建宗提到,“爱国者治港”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关乎香港的政权和香港的管治权掌握在谁手中的重大问题。“爱国者治港”作为治港人才标准的重新提出,是对回归后持续不息的乱象,和破坏基本政治伦理的恶劣局面进行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何建宗亦强调,只有从根本上改革选举制度,包括选前资格审查、就职宣誓效忠和选后有效监察,才能确保“爱国者治港”得到全面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才能不变形、不走样。他指出,从确保“爱国者治港”的有效程度来看,现在参与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门槛低,而选举主任在把关方面也未如理想,日后在参选人资格的审查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足够的调查权力,政府可以考虑设立高层次的跨部门委员会,处理参选资格的事宜。

  问答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