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陆方提九二共识意涵 台湾解套不难

赵春山。(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国台办24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接受中评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关系曾经有过春暖花开。春暖需要有东风,花开需要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应该回应,并重述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所强调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赵春山认为,蔡英文过去讲法跟马晓光24日强调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共通点。两岸要共同面对百年大变局,应该要有新的通关密语。

  赵春山也说,就他观察邱太三的谈话以及马晓光的回应,两岸气氛目前感觉不错,双方没有恶言,各自表述,陆委会必须根据马晓光的说话有回应,九二共识不应该成为障碍,邱太三应该要回应马晓光担心的九二共识意涵与历史事实,这不应该构成两岸交流的障碍。

  赵春山认为,蔡英文到现在一直强调九二会谈精神与历史事实,只是没有强调九二共识,邱太三若可以进一步说明,九二共识不应该造成障碍,“东风、雨露应该可以解开”。

  两岸现在有解方?赵春山对中评社表示,现在卡在九二共识,但这个解套不难,马晓光提到九二共识意涵,这是历史事实。过去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就讲过这是历史事实,蔡当时就讲过九二精神的意涵,只是用“中华民国宪法”表述就是“一中”,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就是“两区”。现在蔡英文要解套,只要把过去讲的话再讲一遍。

  他认为,大陆提到九二共识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问题,大陆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构成两岸关系的障碍。加上从1992到现在,内外情势都有巨大改变,九二共识的意涵必须要与时俱进。

  赵春山说,蔡英文只要透过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出来说明九二精神与历史会谈的事实,蔡英文过去就讲过会概括承受,真正问题就是“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但这四个字是苏起创造,并没有成为协议文字,九二共识不应该构成一个障碍。加上内外环境改变,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大家必须要经由对话,“建议在九二会谈的基础上,大家来形成共识”。

  他也说,过去没有九二共识、没有九二会谈之前,两岸都有交流,就是交流过程发生问题,才会有九二会谈要解决问题,“现在问题可能比过去更复杂,两岸必须要对话才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两岸双方都有共同的地方,蔡英文过去讲法跟马晓光现在强调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共通点,只是这四个字是分歧,九二内涵应该不是问题,都可以根据法律文件找到“求同存异”的地方。

  大陆认为一中才是问题?赵春山表示,一中不是问题,“中华民国宪法”就有一中,“宪法”就有一中,现在“宪法”并没有改变。过去马英九时代就是这样,现在也没有“修宪”,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也没有取消,九二共识意涵并没有改变,蔡英文也可以强调,“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本来就一中‘宪法’,不用逼我们承认”,不要在文字上造成冲击。两岸要共同面对百年大变局,应该要有新的通关密语。

  赵春山表示,马晓光回应没有提到一中,马晓光的讲话用字没有强硬,算是温和,只是把过去立场说明而已。至于他们关心的九二共识问题,蔡英文可以透过邱太三回应,并重述蔡2016年的就职演说内容。   他也强调,“台独”就是假议题,“台独”就是台湾要从“中华民国”割离出去,但蔡英文从来没有说要“台独”,台澎金马都是“中华民国”一部分,也没有放弃中国大陆,陆委会也不是放在“外交部”,道理就在这里,希望中国大陆了解这些事实。

  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提到,既有两岸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

  蔡英文当时也提到,将努力维持现有的机制。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92年之后,20多年来双方交流、协商所累积形成的现状与成果,两岸都应该共同珍惜与维护,并在这个既有的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应该要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

赵春山。(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国台办24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接受中评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关系曾经有过春暖花开。春暖需要有东风,花开需要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应该回应,并重述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所强调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赵春山认为,蔡英文过去讲法跟马晓光24日强调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共通点。两岸要共同面对百年大变局,应该要有新的通关密语。

  赵春山也说,就他观察邱太三的谈话以及马晓光的回应,两岸气氛目前感觉不错,双方没有恶言,各自表述,陆委会必须根据马晓光的说话有回应,九二共识不应该成为障碍,邱太三应该要回应马晓光担心的九二共识意涵与历史事实,这不应该构成两岸交流的障碍。

  赵春山认为,蔡英文到现在一直强调九二会谈精神与历史事实,只是没有强调九二共识,邱太三若可以进一步说明,九二共识不应该造成障碍,“东风、雨露应该可以解开”。

  两岸现在有解方?赵春山对中评社表示,现在卡在九二共识,但这个解套不难,马晓光提到九二共识意涵,这是历史事实。过去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就讲过这是历史事实,蔡当时就讲过九二精神的意涵,只是用“中华民国宪法”表述就是“一中”,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就是“两区”。现在蔡英文要解套,只要把过去讲的话再讲一遍。

  他认为,大陆提到九二共识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问题,大陆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构成两岸关系的障碍。加上从1992到现在,内外情势都有巨大改变,九二共识的意涵必须要与时俱进。

  赵春山说,蔡英文只要透过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出来说明九二精神与历史会谈的事实,蔡英文过去就讲过会概括承受,真正问题就是“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但这四个字是苏起创造,并没有成为协议文字,九二共识不应该构成一个障碍。加上内外环境改变,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大家必须要经由对话,“建议在九二会谈的基础上,大家来形成共识”。

  他也说,过去没有九二共识、没有九二会谈之前,两岸都有交流,就是交流过程发生问题,才会有九二会谈要解决问题,“现在问题可能比过去更复杂,两岸必须要对话才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两岸双方都有共同的地方,蔡英文过去讲法跟马晓光现在强调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共通点,只是这四个字是分歧,九二内涵应该不是问题,都可以根据法律文件找到“求同存异”的地方。

  大陆认为一中才是问题?赵春山表示,一中不是问题,“中华民国宪法”就有一中,“宪法”就有一中,现在“宪法”并没有改变。过去马英九时代就是这样,现在也没有“修宪”,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也没有取消,九二共识意涵并没有改变,蔡英文也可以强调,“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本来就一中‘宪法’,不用逼我们承认”,不要在文字上造成冲击。两岸要共同面对百年大变局,应该要有新的通关密语。

  赵春山表示,马晓光回应没有提到一中,马晓光的讲话用字没有强硬,算是温和,只是把过去立场说明而已。至于他们关心的九二共识问题,蔡英文可以透过邱太三回应,并重述蔡2016年的就职演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