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冀成全球最大生科集资中心

史美伦称,香港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中评社香港9月2日电/港交所:改革上市规则后,行业融资需求巨。

  香港文汇报报道,港交所生物科技峰会昨于线上举行。港交所(0388)主席史美伦表示,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容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不久,香港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行政总裁李小加则表示,全球科学有巨大发展,尤其是内地14亿人口及老龄化问题,会成为推动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未来10年将是生物科技的重要时刻,相信香港未来10年,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史美伦昨在峰会致辞时表示,港交所在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容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令现时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以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生物科技板块正吸引市场大量关注及投资,今年本港有多间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正反映出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亦不断增加。
 
  史美伦:建生物技术生态圈 

  史美伦指出,在港交所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服务时,亦乐见其他行业参与者为该板块提供支持,商界和金融界联手建立和完善香港生物技术生态圈,包括恒指公司容许将有关企业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而政府亦在过去数年投放了约1,000亿元于生物科技等相关领域。
 
  李小加则表示,香港现时已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但这对他来说仍不足够,希望在未来5至10年内或是将来的某个时刻,香港将成为也应该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李小加:老龄化促行业发展 

  他认为,全球科学有巨大发展,而在中国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领域有巨大进步,科学家进入全球最卓越的那一批之中。此外,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老年化人口在增加,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升、难以持续等因素,均是科学家研究生物科技行业、推动发展的基础动力。
 
  史美伦又指,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生物科技与医疗领域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重大变化;但即使存在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香港资本市场仍显露韧性。截至7月底,港股总市值按年增长26%,7月日均成交额升140%,首7个月新股集资增长56%,而未来6个月仍有良好的新股发行计划。目前本港暂时位列全球新股集资三甲。
 
  续寻更多生科企业来港上市 
 
  史美伦续表示,港交所过去进行了大量工作,去吸引来自外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企业来港上市,认为香港市场是亚太区的一个国际化市场,而生物科技、医疗健康板块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要发展动力,因此港交所亦将会继续寻求更多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