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民:阿扎访台打破三公报 台湾要当心

潘兆民。(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11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阿扎(Alex Azar)9日访台,为台美断交后最高层级的访问官员,分析美“内阁”官员访台所产生的效应,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向中评社表示,对蔡政府无疑是外交突破值得大肆宣扬;但另一方面,美国此举已公然打破美中建交三公报所确立的“一中原则”,后续必然掀起政治冲突波澜,台湾要谨慎因应,避免乐极生悲。

  美卫生部长阿扎率访问团搭乘空军行政专机9日下午4点48分抵台,10日上午会见蔡英文,同日下午与台湾“卫福部长”陈时中共同见证 签署“AIT-TECRO卫生合作备忘录”,并预计于12日代表美国政府赴台北宾馆吊唁李登辉。

  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派遣内阁官员访台,潘兆民表示,这创下台美断交后最高层级官员访台纪录,是继2014年马政府时代时任美国环保署长麦卡锡(Gina McCarthy)访台后,首位造访台湾的美国内阁级官员。

  不过美国的这项举动后续可能产生的效应,对台湾而言,不见得是好,潘兆民指出,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当时中共提出建交三要件,第一美国须与“中华民国”断交、第二撤离在台美军、第三就是取消所有台美合作条约。

  此外,美国也与中共达成三个联合公报,包括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确立“一中原则”。潘兆民说,也就是美国未来与台湾交往,不得以官方形式互动,且要在不违反一中原则的情况下进行,但如今,这些规则一一被美国打破。

  潘兆民提到,台美断交后,美国为了维持与台湾的交流,订定《台湾关系法》,取代先前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以规范往后的台美关系互动原则,该法明确指出,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政府继续维持美国人民与在台湾人民间之商业、文化及其他关系,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也就是美国只可以与台湾进行非官方的民间交流,这也是为了不触及中国的外交红线。

  然而,潘兆民说,这次美卫生部长阿扎访台,不只打破三公报,也逾越《台湾关系法》,违反中美建交的一中原则,甚至访问团直接搭乘美国政府的行政专机抵台,美卫生部与台湾“卫福部”签署MOU,将台美“官方互动”与“形式同盟”完全台面化,种种行径都在挑战中共的底线。

  潘兆民指出,事实上,台美之间一直都有官方互动,美国在台协会(AIT)名义上是民间团体,但实际上都在做官方事务,马政府时期也有美国环保署长访台,但只要在符合“形式”规范内,美中台三方都存有“默契空间”。不过,这次特朗普政府却反其道而行,将所有违反美中建交原则的事项完全台面化,他认为,最主要就是要将“台湾”这张反中筹码发挥最大效益。

  潘兆民说,美国打击中国的大战略已定调为新铁幕、新冷战,国务卿蓬佩奥7月23日发表对中政策演说,强调要效法冷战时期,全面围堵共产势力,而拉拢台湾共同抗中,将成为最佳典范,因为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使得台湾牌将成为美国打击中国的最大痛点,美国号召盟国围堵中国,台湾是最好的先发球员,是刺痛中国利器。

  美中这场新冷战对抗,从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甚至到公卫战,全方位角力,潘兆民表示,美国宣示与台湾建立合作关系,就是在公卫战近一步抗中,这对美国而言,不只可转移内部疫情失控的民怨压力,并延续反中策略,持续将责任甩锅给中国,同时施加恩惠给蔡政府,让台湾可以宣扬外交成就,拉拢台湾站队。

  此外,美国也抛出台美合作另创卫生组织的风向球,试图号召其他盟国响应,潘兆民表示,上述一切行径,对争取连任的特朗普来说,绝对是成本消耗最低,却一举数得、效益最高的外交行动。

美卫生部长阿扎抵台访问。(中评社 资料照)

  中国未来可能的反制措施?潘兆民表示,目前美国的策略就是希望中国反应越大越好,最好是跳脚起来,由中国引发冲突,美国顺势对应,藉此合理化反中行径。

  然而,中国官方也了解特朗普政府的盘算,所以近期可发现,中国面对美国种种针对行为,皆只以外交辞令表达抗议,没有太过激烈的实质反制作为,显然中国并不愿随美国起舞,但是,中国要反制美国仍握有许多筹码,他认为,中国也在判断情势走向,或许适当时机,也会祭出相关手段,值得观察。

  谈到美卫生部长来访对台湾造成的影响,潘兆民说,对蔡政府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外交突破,也更加确立台美形式同盟,并创下台美在公卫医疗合作上的示范案例,未来有助台湾拓展对国际社会的医疗外交,此外,台湾若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有所成果,可望取得美国认证加持,能够增加台湾公卫医疗在国际上的能见度。

  但反过来说,美国这样大踩中国红线的行径,未来必然掀起政治冲突波澜,潘兆民指出,在美国访问团抵台隔天10日上午,中国军机歼11、歼10即陆续越过“台海中线”,警告意味浓厚,此外,台湾目前倾力配合美国,对中国而言是痛点,中国势必会以行动警告台湾,勿在中美交恶当中搅局,他研判,未来中国对台湾的军事行动、警告会更加强烈,对台湾的经贸外交限缩也会更加压,这是台湾未来需要因应的,不应全然配合美国担任“抗中先发”,以免台海震荡,首当其冲。

潘兆民。(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11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阿扎(Alex Azar)9日访台,为台美断交后最高层级的访问官员,分析美“内阁”官员访台所产生的效应,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向中评社表示,对蔡政府无疑是外交突破值得大肆宣扬;但另一方面,美国此举已公然打破美中建交三公报所确立的“一中原则”,后续必然掀起政治冲突波澜,台湾要谨慎因应,避免乐极生悲。

  美卫生部长阿扎率访问团搭乘空军行政专机9日下午4点48分抵台,10日上午会见蔡英文,同日下午与台湾“卫福部长”陈时中共同见证 签署“AIT-TECRO卫生合作备忘录”,并预计于12日代表美国政府赴台北宾馆吊唁李登辉。

  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派遣内阁官员访台,潘兆民表示,这创下台美断交后最高层级官员访台纪录,是继2014年马政府时代时任美国环保署长麦卡锡(Gina McCarthy)访台后,首位造访台湾的美国内阁级官员。

  不过美国的这项举动后续可能产生的效应,对台湾而言,不见得是好,潘兆民指出,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当时中共提出建交三要件,第一美国须与“中华民国”断交、第二撤离在台美军、第三就是取消所有台美合作条约。

  此外,美国也与中共达成三个联合公报,包括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确立“一中原则”。潘兆民说,也就是美国未来与台湾交往,不得以官方形式互动,且要在不违反一中原则的情况下进行,但如今,这些规则一一被美国打破。

  潘兆民提到,台美断交后,美国为了维持与台湾的交流,订定《台湾关系法》,取代先前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以规范往后的台美关系互动原则,该法明确指出,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政府继续维持美国人民与在台湾人民间之商业、文化及其他关系,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也就是美国只可以与台湾进行非官方的民间交流,这也是为了不触及中国的外交红线。

  然而,潘兆民说,这次美卫生部长阿扎访台,不只打破三公报,也逾越《台湾关系法》,违反中美建交的一中原则,甚至访问团直接搭乘美国政府的行政专机抵台,美卫生部与台湾“卫福部”签署MOU,将台美“官方互动”与“形式同盟”完全台面化,种种行径都在挑战中共的底线。

  潘兆民指出,事实上,台美之间一直都有官方互动,美国在台协会(AIT)名义上是民间团体,但实际上都在做官方事务,马政府时期也有美国环保署长访台,但只要在符合“形式”规范内,美中台三方都存有“默契空间”。不过,这次特朗普政府却反其道而行,将所有违反美中建交原则的事项完全台面化,他认为,最主要就是要将“台湾”这张反中筹码发挥最大效益。

  潘兆民说,美国打击中国的大战略已定调为新铁幕、新冷战,国务卿蓬佩奥7月23日发表对中政策演说,强调要效法冷战时期,全面围堵共产势力,而拉拢台湾共同抗中,将成为最佳典范,因为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使得台湾牌将成为美国打击中国的最大痛点,美国号召盟国围堵中国,台湾是最好的先发球员,是刺痛中国利器。

  美中这场新冷战对抗,从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甚至到公卫战,全方位角力,潘兆民表示,美国宣示与台湾建立合作关系,就是在公卫战近一步抗中,这对美国而言,不只可转移内部疫情失控的民怨压力,并延续反中策略,持续将责任甩锅给中国,同时施加恩惠给蔡政府,让台湾可以宣扬外交成就,拉拢台湾站队。

  此外,美国也抛出台美合作另创卫生组织的风向球,试图号召其他盟国响应,潘兆民表示,上述一切行径,对争取连任的特朗普来说,绝对是成本消耗最低,却一举数得、效益最高的外交行动。

国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