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请君入瓮台湾会否成为美国附庸?
另一个相互矛盾的信息源,是关于美国是否另行成立一个新的“WHO”,并将台湾当局拉入股的议题。在阿扎抵达台北的当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阿扎在与蔡英文会谈 将会讨论成立新“WHO”的事宜。但台湾“外交部”与“总统府”先后“消音”,澄清此报道不符合事实。然而,虽然阿扎在与蔡英文会晤时,确实是没有谈及此议题,但他随后在出席美台签署医卫合作瞭解备忘录仪式并担任见证人后,在媒体提问阶段,有记者询问美国若创立另一个组织,是否会邀请台湾参与、以及未来台美是否有其他合作计划时,却一口咬定,未来美国退出“WHO”后将寻求其他合适方法,延续在全球卫生安全议程、倡议等机制的努力,也会和台湾讨论参与意愿。会和台湾讨论参与意愿。这等于是证实了《产经新闻》的报道。
为何蔡政府却要否定《产经新闻》的报道?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这是属于美国主导的议题,台湾当局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等待美国的“恩赐”,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并非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的情况下,台湾当局担心自己过于积极主动将会反而导致美国左右为难,难以招徕更多的与中国大陆具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参与,因而不敢“见光死”,当然也是尊重美国的主导权及发言权,不能“妹仔大过主人婆”。
台湾当局昨日与美国签署了“医卫合作瞭解备忘录”。据台湾“卫福部”发出的新闻稿指出,台湾与美国将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超过二十年,除提高行政层级由台美卫生部签署,更将合作范围扩大,包括全球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公卫实验室、慢性病防治及健康促进、妇幼及青少年健康、环境及职业健康、烟害防治、健康不平等、数位健康、药物滥用、健康传播及卫生人力等领域。双方还将透过办理合作计划、科学及研究专案,人员、交流、训练及互访等,并将建立联系窗口进行最佳作法、专业知识及资讯的交流。在“备忘录”架构下推动相关实质合作,增加台美人民健康福祉,并共同促进全球卫生安全。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台湾当局也曾与美国签署了一个“口罩换防护衣原料”合作协议,当时台湾民众以及媒体几乎都认知台美双方是“交换”防疫物资,而且还是以台湾口罩换来美国的防护衣。因而导致“卫福部长”陈时中觉得划算,还点出十万片口罩相较三十万件防护衣的价格,其实相差甚远。讵料一个月后,“外交部长”吴钊燮才吐实说,那是“交易”不是“交换”。换言之,台湾是“捐”口罩给美国,但美国则是“卖”防护衣原料给台湾。
这正是“边度有咁大只蛤蚧随街跳”?想来,这次台湾当局与美国签署的“医卫合作瞭解备忘录”,也将是美国对台湾当局“搵笨”的“不平等协议”。美国充分利用蔡政府极度渴望在国际社会成为“正常国家”的急切心理,一方面在经济及技术实务上向蔡政府予取予夺,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对蔡政府实施“请君入瓮”的策略,要将台湾当局收归成为美国的“附庸”,亦即不称为“州”的可以由美国直接控制的领地,以强化台湾地区作为遏阻中国大陆“走向蓝海”的“第一岛链”的力度。
台美洽签“FTA”,一直被蔡政府和美国政界视为作为打击北京痛点的“筹码”,但为何会“阵前翻车”?有各种传说,其中一种是美国不愿为此惹怒中国大陆。但现在特朗普正在寻找一切尽可能的方式来挑衅中国,并要拿台湾当棋子来刺激中国大陆,以图拉抬自己岌岌可危的选情,没有理由会顾忌“中美关系紧张”。因此,如是从单纯业务观点出发,作为美国贸易代表的莱特希泽,只是为了捍卫美国的贸易利益。但不排除也是要与阿扎在台湾见证签署“医卫合作瞭解备忘录”,大唱“双簧戏”,充分利用蔡政府各项摆脱国际社会处于孤立状态的心理,以“先擒后纵”的方式,“请君入瓮”地引诱台湾当局成为美国的“附庸”。
如果蔡政府急于与美国签署“FTA”,打开大门开放美国猪肉、牛肉产品进口台湾地区,可能就将会被自己当年针对国民党政权使用过的手段,来反噬自己。实际上,在一九八八年三月。当时国民党政权的“行政院”台美贸易小组开会通过,要重新开放美国火鸡肉进口,引起鸡农激愤。民进党“打蛇随棍上,煽动及组织四千多名鸡农挤进“国贸局”要与萧万长局长争论交涉。萧万长明知现场情绪紧绷,他还是走出“国贸局”面对农民,结果此起彼落的鸡蛋,投向萧万长,但萧万长并不回避,任凭鸡蛋打在西装上,脸上自始至终挂着笑容,之后被媒体封上“微笑老萧”的称号。
如今民进党当家,开放美猪、美鸡进口台湾市场,台湾猪农、鸡农必受损失,而这些人是民进党的基本票源,必会伤及民进党的选情。那就走着瞧吧!
另一个相互矛盾的信息源,是关于美国是否另行成立一个新的“WHO”,并将台湾当局拉入股的议题。在阿扎抵达台北的当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阿扎在与蔡英文会谈 将会讨论成立新“WHO”的事宜。但台湾“外交部”与“总统府”先后“消音”,澄清此报道不符合事实。然而,虽然阿扎在与蔡英文会晤时,确实是没有谈及此议题,但他随后在出席美台签署医卫合作瞭解备忘录仪式并担任见证人后,在媒体提问阶段,有记者询问美国若创立另一个组织,是否会邀请台湾参与、以及未来台美是否有其他合作计划时,却一口咬定,未来美国退出“WHO”后将寻求其他合适方法,延续在全球卫生安全议程、倡议等机制的努力,也会和台湾讨论参与意愿。会和台湾讨论参与意愿。这等于是证实了《产经新闻》的报道。
为何蔡政府却要否定《产经新闻》的报道?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这是属于美国主导的议题,台湾当局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等待美国的“恩赐”,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并非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的情况下,台湾当局担心自己过于积极主动将会反而导致美国左右为难,难以招徕更多的与中国大陆具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参与,因而不敢“见光死”,当然也是尊重美国的主导权及发言权,不能“妹仔大过主人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