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第三次金融危机酝酿中
任志刚解释,从来没有两个金融危机是一模一样,1997至98年是金融全球化的危机,当时中小型国家开放金融体系,但没有特别认真去辨识、量化及处理风险。至于2008年则是另一类型的金融危机,当时有“中介差价的跨时间转移”,资金由未来转移到现在、转移到投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当一些触发点出现,便会爆发危机。而今次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与金融危机,并非因为破产或资金枯竭,而是病毒所致。
不过,任志刚随即向香港人大派“定心丸”,称美国若限制中国在美国的融资或投资活动,甚至限制中国企业或公司使用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媒介,过往在美国市场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机构,或会因而迁回香港,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撑港府赤字预算合理
此外,由于香港早前已经累积一定储备,可以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发现,而财政司司长亦因而推行一份赤字占GDP比例接近10%的预算,上述比率纵然很高,但在非常时期运用一部分庞大储备支撑经济发展,是合理举措。
谈到联系汇率时,任志刚表示对该制度充满信心,对此毫无疑问。因为香港想要固定汇率,就选择美元为挂货币,这两个因素并没有太大变化,即香港仍然是一个非常外向型的细小经济体,而且美元的地位也不会明天就消失。
信美元替代品终会出现
不过,美国面对债务多、赤字高、无储蓄,实际上他更担心的是美元大幅下跌,而不是港元承受的贬值压力。他又提到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罗奇的两篇文章,希望大众注意美元或失去现有地位的可能性,虽然外界反驳“没有替代品”,但他认为“替代品终会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任志刚又重申人民币可以作为香港交易货币的理论,表示容许人民币作为一种可供额外选用的货币,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是可行的事,是一件应该推动的事。他举例指,如果是有意投资中国概念股票的外国投资者,可让其在考虑承受货币风险时从港元和人民币之中任择其一的话,其可能会选择人民币而不是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