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如真的开始新冷战 台湾何去何从?
中评社香港7月27日电/大华网路报27日发表台湾资深媒体人汪诞平的文章说,美国国务卿庞佩欧日前发表演讲,呼吁自由世界联合中国人民改变中国共产党,“对抗这个新的暴政”。此举充分显示,目前美中关系确实处于非常敌对的阶段,未来也极可能演变为新冷战的开始。面临这样的状况,台湾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自然值得探讨。
文章说,毫无疑问,庞佩欧的演讲是特朗普“攻击中国”策略的一环,目的不只是藉此转疑焦点,拉抬选情,也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台湾当然很难置身事外。
表面看来,台湾除了紧抱美国大腿一途,似乎别无选择。但若冷战展开,持续“联美抗中”路线,一面倒向美国,跟大陆对抗,对台湾究竟是好是坏?
国际危机组织(ICG)在七月上旬公布的六月危机观察报告,列出全球十六个危机升高的国家及地区,台湾海峡也罕见的列入其中,主要理由是共军闯入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的次数不断增加,以及美军持续介入,都让北京和台北的紧张关系加剧。这表示美国的积极介入并不足以威慑中国大陆,反而会更加激化台海局势,升高紧张。最近几天共军针对美军侦察机巡弋台海,出动多架战机深夜闯入台湾西南空域,造成台湾多个空军基地紧急起飞战机拦截,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试想,真若冷战开始,对于甘为美国马前卒的台湾,大陆会手软吗?
文章说,民进党政府或许期待一旦台海发生战争,美国会出兵保护台湾;并将台湾关系法、台湾旅行法、2017年至2019年陆续通过的国防授权法,以及2016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将雷根“六项保证”列入书面文字的共同决议案,视为美国对台安全保障做出承诺的依据。然而细察这些相关法案所有内容,没有一条承诺台海发生战事美国必然会协防台湾;历来美国官员也从未明确保证。
就事论事,过去四年来,台美关系确实有些突破,但台湾究竟获得多少实惠?可以拿事实来说明:
~马英九执政时期美国访台最高层级官员是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和“内阁”级的“环保署长”;蔡英文执政后,美国通过台湾旅行法和台湾关系加强法,都鼓励所有层级官员互访,但美国访台最高层级依然不变,就连AIT落成典礼,美国也只是派助理国务卿参加。
~世界卫生组织大会(WHA)召开前,美国不断鼓吹,要求各国支持台湾参与,但美国本身却不肯参与连署提案。
~尽管美国力挺,可是国际民航组织、国际刑警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台湾仍然都不得其门而入,连观察员都不可得。
~美国威胁台湾的邦交国不得与台湾断交,但是美国至今从来不谈与台湾复交。
~美国主导的国际宗教自由联盟成立之前,台湾出力甚多,还捐款一百万美元,但成立时台湾却被排除在二十七国集团之外,只列为观察员;当时正在华府参访的“副总统”当选人赖清德想要参加成立晚宴,庞佩欧都不同意。
~台湾军方希望买最先进的F-35,美国却只卖F-16V;台海战争将以海空军为主,美国却将当年评估“不适合台湾使用”的M1A2战车卖给台湾;美国宣布出售总额六.二亿美元的爱国者三型延寿案,台湾的空军司令和“国防部长”事先都不知情,也未核定。
~尽管多名美国众议员呼吁启动美台自由贸易协定,但蔡英文上台后,由于美猪进口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至今搁置未开。
文章说,这些事实证明,虽然蔡英文一再扬言现在是历年台美关系最好的时刻,但台湾从美国得到的好处十分有限;美国依旧是以本身利益为主,只把台湾当成美中角力的筹码,而不是休戚与共的伙伴。
相对的,尽管两岸关系每况愈下,台湾对大陆的倚赖却与日俱增。举例来说,受到疫情冲击,台湾对外贸易严重萎缩,上半年出口一连四黑,对全球出口增加仅0.5%,但对大陆和香港出口却逆势上扬9.8%,使得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达到42.3%,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核准前往大陆投资金额也同比增加52.49%。
文章说,显而易见,对台湾而言,一味仰赖美国与大陆对抗,既不可靠,也得不偿失;如果新冷战开始,台湾又重蹈覆辙,不只风险倍增,更可能成为两强相争的牺牲者。有鉴于此,台湾纵使想要与美国保持价值联盟,但也应积极跟大陆修好,否则必然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