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从柯文哲的两岸角色看国民党

柯文哲在去年双城论坛和上海市长应勇互换礼物。(资料照片/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疫情笼罩下,年度性的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今年改以视讯方式于22日登场。

  大华网路报今日“点评”专栏说,台北市长柯文哲为此指出了持续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已放眼2024年大选,及其深知角逐大选离不开两岸关系,且不同于执政当局采行两岸对抗,他决定走在两岸对话的道路上。寻求重返执政的国民党实在不能不由此进行省思。

  在两岸当局授权管道中断的形势下,双城论坛已成为具有官方性质与行政功能的主要交流平台,其政治意义因而更加突出。据柯文哲强调,“两岸一家亲绝对比两岸一家仇好”。

  在民进党大力鼓动“反中”情绪及国民党因而退缩的形势下,柯仍再度呼应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主张的两岸一家人、一家亲。相较于当前国民党因惧于被抹红而在路线上犹豫之际,柯文哲可谓旗帜鲜明。由此将产生何种选票效果,值得国民党关注并因应。

  众所周知,柯文哲一直未直接认同九二共识,但是他有独特的表述方式,而且直指要害。两岸一家人、一家亲就是来自习近平的提倡,其政治含意即民族认同,才能推进“家里事,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否则不用商量的方式,其他方式是绝不可能对人民有利的,当然也就更不宜变成两岸一家仇。

  但更令人忧心的是,执政当局全面性的“去中国化”旨在把应是一家的两岸切割为两家,如此双方就无从用商量方式处理分歧了。而原本秉持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国民党,于年初败选后弱化了民族认同的立场,柯文哲的角色就被显衬出来了。   对于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柯称“世界上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不是问题”,此亦为大陆所能接受。他几乎是把毛泽东说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倒过来讲。由于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是双方良性互动不可或缺的基础,所以始终未沿用九二共识的柯文哲选择了直接面对一个中国。

  反而是以九二共识来对一中原则求同、对一中涵义存异的国民党,曾经凭此开创过八年的两岸和平共荣,现在却对九二共识举棋不定,难免影响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建立于2005年连战“和平之旅”的国共平台,涵盖高层对话、两岸(国共)论坛、地方党际交流、台商权益保障四项机制。自2017年起,却未再有国民党主席赴大陆对话及举办国共论坛。

  其实,双城论坛即是从两党台北、上海党际交流演变而来,为国民党各县市党部与大陆二十多个城市对口交流之一,其后发扬光大,目前已至第十一届双城论坛,其中柯文哲占了六届。国民党执政的其他县市则都没有把两党地方党际交流扩大运用成制度化的城市论坛。至于曾办过十一届且对两岸经贸互利起到先导作用的国共论坛也停滞了四年,未来情况还因正在探讨九二共识而变得很不明朗。

  一旦明年疫情缓和时,可以预料柯文哲将以市长身份率团赴上海出席双城论坛,并有可能以民众党主席身份会晤再高一层的大陆政界人士。相较于迈向2024的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的角色愈渐突出,国民党反而忌讳发挥曾有的优势,令人看不到其开创两岸和解对话的雄心。

柯文哲在去年双城论坛和上海市长应勇互换礼物。(资料照片/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疫情笼罩下,年度性的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今年改以视讯方式于22日登场。

  大华网路报今日“点评”专栏说,台北市长柯文哲为此指出了持续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已放眼2024年大选,及其深知角逐大选离不开两岸关系,且不同于执政当局采行两岸对抗,他决定走在两岸对话的道路上。寻求重返执政的国民党实在不能不由此进行省思。

  在两岸当局授权管道中断的形势下,双城论坛已成为具有官方性质与行政功能的主要交流平台,其政治意义因而更加突出。据柯文哲强调,“两岸一家亲绝对比两岸一家仇好”。

  在民进党大力鼓动“反中”情绪及国民党因而退缩的形势下,柯仍再度呼应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主张的两岸一家人、一家亲。相较于当前国民党因惧于被抹红而在路线上犹豫之际,柯文哲可谓旗帜鲜明。由此将产生何种选票效果,值得国民党关注并因应。

  众所周知,柯文哲一直未直接认同九二共识,但是他有独特的表述方式,而且直指要害。两岸一家人、一家亲就是来自习近平的提倡,其政治含意即民族认同,才能推进“家里事,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否则不用商量的方式,其他方式是绝不可能对人民有利的,当然也就更不宜变成两岸一家仇。

  但更令人忧心的是,执政当局全面性的“去中国化”旨在把应是一家的两岸切割为两家,如此双方就无从用商量方式处理分歧了。而原本秉持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国民党,于年初败选后弱化了民族认同的立场,柯文哲的角色就被显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