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聚会空气欠流通 有播毒风险
堂内信徒要隔位坐
不少教会有在周六举行提前弥撒,在沙田文化博物馆附近的圣欧尔发堂,《大公报》记者现场直击,入内的人要先量体温及戴好口罩,圣堂内的座位每隔一个位贴上“敬请勿坐”纸张,提醒信徒要隔位坐,夫妇结伴参与弥撒亦不例外。
圣堂实行多项防疫措施,包括经书全数收起,不借予信徒,经文及歌词制作成PowerPoint投影到墙上。原本人手传递的奉献袋,改由义工用长棍勾起,伸到信徒面前放入捐献,减少共同接触。
圣堂群聚数十人,堂内几乎“坐满”,玻璃窗全关,靠冷气机、挂墙风扇及正门保持开启“通风”,仪式期间空气欠流通,略带局促,有信徒需摇扇。
近日爆发群组感染的水泉澳邨,在山下附近、位于沙田围的圣本笃堂,在隔位坐安排下亦近乎“坐满”,同样有空气略欠流通问题。
信徒叶小姐表示,因担心疫情,已减少到圣堂。她称疫情下改变多,包括念或唱《天主经》时不再手拉手、“信友领圣体时,只可领圣体,即系块‘饼仔 ’,唔可以沾圣血,即系葡萄酒;神父唔再摸小朋友头仔作祝福。”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表示,本港不少教堂属欧陆式建筑,设计重保暖多于空气流通,虽然一般楼底高,但要小心控制人数及仪式时间长短。他称目前社区病毒源头广泛,若有潜伏患者进入教堂,有机会发生早前韩国当地教堂那类超级传播,建议宗教仪式改网上进行。
香港天主教社会传播处回覆大公报查询表示,据食卫局公布的最新安排,就宗教场所而言,考虑到参与活动人士绝大部分时间都佩戴口罩,所以安排将维持不变,即不多于该处所作为崇拜地点通常可容纳的人数的八成。故到目前为止,教区仍沿用现行防疫指引。主教公署一直留意疫情,并与医务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联络,有消息将会尽快公布。
堂内信徒要隔位坐
不少教会有在周六举行提前弥撒,在沙田文化博物馆附近的圣欧尔发堂,《大公报》记者现场直击,入内的人要先量体温及戴好口罩,圣堂内的座位每隔一个位贴上“敬请勿坐”纸张,提醒信徒要隔位坐,夫妇结伴参与弥撒亦不例外。
圣堂实行多项防疫措施,包括经书全数收起,不借予信徒,经文及歌词制作成PowerPoint投影到墙上。原本人手传递的奉献袋,改由义工用长棍勾起,伸到信徒面前放入捐献,减少共同接触。
圣堂群聚数十人,堂内几乎“坐满”,玻璃窗全关,靠冷气机、挂墙风扇及正门保持开启“通风”,仪式期间空气欠流通,略带局促,有信徒需摇扇。
近日爆发群组感染的水泉澳邨,在山下附近、位于沙田围的圣本笃堂,在隔位坐安排下亦近乎“坐满”,同样有空气略欠流通问题。
信徒叶小姐表示,因担心疫情,已减少到圣堂。她称疫情下改变多,包括念或唱《天主经》时不再手拉手、“信友领圣体时,只可领圣体,即系块‘饼仔 ’,唔可以沾圣血,即系葡萄酒;神父唔再摸小朋友头仔作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