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提振信心 港股料稳中向好

  中评社香港7月7日电/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文洲发表的文章认为,上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同时,6月份内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PMI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显示内地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另外,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4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好于市场预期。回顾上周行情,恒生指数上涨3.35%,收于25,373点,国企指数上涨3.96%,收于10,243点,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489亿港元,较前周上升32%,南向资金净流入130亿元人民币。行业板块方面,上周所有行业板块均上涨。其中,资讯科技业上涨7.17%,表现最好,主要是受益于美国科技股强势表现;工业和地产建筑业,分别上涨5.82%和5.12%,表现均好于大盘;防御类的公用事业上涨0.61%,表现相对最不理想;医疗保健业和金融业分别上涨2.61%和2.93%,表现均逊于大盘。
 
  美非农数据虽亮丽 隐忧犹存 

  香港文汇报报道,6月份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表明美国企业复工复产取得积极进展。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480万人,再创1939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水平,好于预期的增加300万人。同时,美国劳工部将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由250.9万人上调至269.9万人,将4月减少非农就业人数由2068.7万人下调至2078.7万人,两个月合计上调9万人。6月失业率为11.1%,低于5月的13.3%,好于预期的12.3%。另一项广义失业率指标美国U6失业率为18.0%,低于5月的21.2%。6月劳动力参与率为61.5%,高于5月的60.8%;6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5%,低于5月的6.7%。
 
  笔者认为,6月靓丽非农就业数据背后存在一定的隐忧,并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就业市场状况。6月非农数据主要来自于6月中旬前的就业市场情况调查,当时美国多州开始重启经济,复工复产形势积极向好。但是,从6月中旬开始,美国疫情出现了大幅反弹,连续多日的新增确诊人数都在4万人以上。7月1日新增确诊人数超过5万人,7月2日超过5.4万人。截至7月3日,美国约有40个州疫情出现反覆,至少19个州发布口罩强制令。预期美国疫情反弹将对7月非农就业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疫情反弹 美联储量宽或加码 

  笔者判断,美国疫情反弹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可能会远小于疫情爆发初期。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模式向市场传递强烈信号,如果疫情二次爆发或者疫情持续的时间较长,金融市场情况再度恶化,美联储会加码刺激措施,以防止企业和居民部门发生现金流断裂和资产负债表崩塌的危机,从而防止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在美联储将不惜一切代价稳定市场的预期下,本次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并没有体现在资本市场上。
 
  活水长流 港股市场续获青睐 

  笔者对港股市场的看法比较正面。首先,随内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经济有望获得率先修复,预计二季度GDP增速恢复正增长。如果全球疫情出现反覆,再次引发经济社会暂停,或者再度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风险,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仍将加大。其次,在中美贸易摩擦充满复杂性、反覆性和长期性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在美上市的优质中概股以及内地科创公司选择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进一步巩固香港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第三,港股市场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域。在港股市场当前估值具吸引的背景下,南向资金(内地资金)继续大额净流入,对香港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第四,过去三个月已有一定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香港市场。2020年4月至6月,反映香港市场流动性状况的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分别上升306亿港元、100亿港元和318亿港元。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入香港市场将增加港币流动性,压低港币短期和长期利率,有助于稳定香港市场资产价格,利好港股市场。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其不构成且也无意构成任何金融或投资建议。本文任何内容不构成任何契约或承诺,也不应将其作为任何契约或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