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年沦暴徒 “护国歌校长”感痛心
“对于国歌,尤其在殖民地年代,我们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土生土长的陈卓禧忆述道,“当时官方机构挂英国旗,播英国国歌,挂五星旗的很少,所以当我们见到五星旗、听到国歌时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批少数认识自己国家的人,感到自豪。”
奏唱国歌值得尊敬
陈卓禧犹记得,在殖民地的高压统治下,“公开地爱国就是一条罪”,港英政府以煽动罪的名义打压爱国团体,而在学校如果被发现有爱国言论也会被入罪,老师还会被“钉牌”。每年国庆的时候,一些爱国团体在自己的地方举办庆祝活动时会奏唱国歌,“当时觉得这些人懂得唱国歌、尊重国旗,是有为、有志气、有理想、有能力、有见识的,值得尊敬。”他一口气说道。
陈卓禧认为,如今部分年轻人对国家产生抗拒,很大程度是源于反对派的煽动。他举例说,“早在‘占中’时期,反对派就在社会上鼓吹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包括违法达义、公民抗命,尤其是后者,误导年轻人以为这是无后果的浪漫的事情。”
他指出,反对派鼓吹公民抗命时,开头说得大义凛然,后来就龟缩称不应受法律制裁。他感慨说:“近年这种情况更加频繁,反对派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去祸害下一代,在幼苗心中种下破坏法治的种子,这是我最担心和不想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