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学有一个常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创新驱动的价值则更加凸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既点出了当前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也指明了经济长远发展的方向。
大数据追踪疫情传播,无人机测量体温,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高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应用,展示着创新驱动的无限潜力。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可以说,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
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高端化”,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增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能力和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绿色化”,要求在产业发展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清洁、更加高效。“智能化”,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融合化”,要求既要实现新兴产业的“从无到有”,也要实现传统产业的“从有到好”,有力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
对于中国而言,不少产业和企业都处在后发方阵之中,正逐渐从追赶向并跑、甚至某些领域引领创新前沿的方向迈进。因此,国家需要对处于技术创新机会窗口的产业、企业提供支持性制度条件。特别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治理,形成更为科学的科技项目遴选机制,重视具有转型意义的科技项目对产业升级的重要价值。
在经济发展中,土地、人口等生产要素逐渐饱和,而科技创新提供了没有限制的增长可能性。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学有一个常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创新驱动的价值则更加凸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既点出了当前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也指明了经济长远发展的方向。
大数据追踪疫情传播,无人机测量体温,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高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应用,展示着创新驱动的无限潜力。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可以说,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
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高端化”,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增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能力和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绿色化”,要求在产业发展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清洁、更加高效。“智能化”,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融合化”,要求既要实现新兴产业的“从无到有”,也要实现传统产业的“从有到好”,有力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