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完善选制 支持度飙最高

图1 香港社交媒体对近五次“两会”关注度中涉港议题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昨天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2895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以贯彻“爱国者治港”为原则的香港选制改革大幕的展开。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相较于去年两会以来历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涉港决定,香港社交媒体对今次决定的支持度最高,反对派的负面情绪也降至最低。香港市民热切期盼在新选举制度下,能出现有爱国忠心、有治理才干、有民意基础的治港班子,勇于解决香港经济民生的深层次矛盾,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如图1所示,由于2020年“两会”通过涉港国安立法决定、今年“两会”通过完善香港选制决定,故涉港舆情在近两次香港社交媒体两会舆情中的维持较高比例。不同于以往港人看“两会”难免有带有“旁观者”心态,中央多次以全国人大决定的形式,完善和弥补香港原有政治与法律制度的不足,港人对全国“两会”更加关注、对“两会”上的涉港议题也更加重视,意味着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香港社会也更深刻理解到香港特区在国家宪制秩序中的地位和角色。

图2 去年两会以来人大及其常委会涉港决定的关注度与支持度比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3 非建制派社交媒体对近一年来涉港决定的反响比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结合图2、图3可知,在一年来香港政治生态拨乱反正、舆论环境激浊扬清的大背景下,香港社交媒体对历次人大及其涉港决定的相对支持度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直至今次升至最高点。同时,过去往往深受非建制派影响的香港社交媒体,对近几次人大涉港决定的反响日益平稳,主要因为非建制社交媒体的关注度、负面情绪不断走低。在国安法生效的治港新常态之下,乱港势力的舆论动员力大幅下滑、消沉低落情绪浓重,多条“战线”相继崩盘,由此可见一斑。

图4 香港社交媒体对选制改革重点方向及具体内容的关注点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围绕此次人大涉港决定,选委会改革、参选人资格审查、立法会席次数目和比例调整、选举日期调整以及涉及直选的调整,依次是香港社交媒体关注度从高到低的五个议题(如图4)。对此次选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影响,香港网民有以下观点:一是支持中央以“爱国者治港”原则整顿包括立法会议员、区议员以及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队伍;二是认为此次改革形同釜底抽薪,击碎反对派所谓“35+”幻想,有助于彻底堵塞乱港势力通过体制内途径发挥政治影响的漏洞,从根本上保证香港政局稳定;三是期待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治港架构中可以出现“有能力的爱国者”和“忠诚的反对派”,进而形成“政府有效施政、议会理性问政”的良性循环。

图5 香港社交媒体近期对“爱国者治港”支持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6 国安法生效后涉及“治港者能力”问题的舆情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从《香港国安法》、DQ反中乱港议员、公务员宣誓,到此次改革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充分说明“爱国爱港”与“爱国者治港”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如图5所示,近一个多月来,“爱国者治港”在香港社交媒体的支持度不断攀升,不少香港市民从中深刻领悟到,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只不过是回归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和行政伦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爱国者治港”原则逐渐落实在香港政治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港人开始关注“爱国者如何治港”、“爱国者如何更好治理香港”的能力问题。

  如图6所示,继去年11月因反对派“总辞”,建制派议员掌握绝对多数之后,此次选制改革基本方向公布后,再度引发各界对于未来港府、建制派如何摆脱外界负面观感、切实提升管治和参政能力的讨论。不少观点指出,现有建制派存在离地、自私、被动、思维僵化、视野狭窄、缺乏担当等问题,并在反对派长期恶意干扰下,香港经济民生矛盾不断加剧、激化,而“爱国者治港”显然给香港政界乃至全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善选举制度是“根治”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重要一步、关键一步、正确一步,香港民意普遍予以积极回应与正面反响。我们认为,爱国是根本、民望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唯有依靠爱国爱港、德才兼备的治港人才,香港才能加速走出“黑暴”与疫情的阴霾、加快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记者:徐文森 分析师:杨力聪 工程师:连港东 研究员:林东阳)

图1 香港社交媒体对近五次“两会”关注度中涉港议题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昨天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2895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以贯彻“爱国者治港”为原则的香港选制改革大幕的展开。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相较于去年两会以来历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涉港决定,香港社交媒体对今次决定的支持度最高,反对派的负面情绪也降至最低。香港市民热切期盼在新选举制度下,能出现有爱国忠心、有治理才干、有民意基础的治港班子,勇于解决香港经济民生的深层次矛盾,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如图1所示,由于2020年“两会”通过涉港国安立法决定、今年“两会”通过完善香港选制决定,故涉港舆情在近两次香港社交媒体两会舆情中的维持较高比例。不同于以往港人看“两会”难免有带有“旁观者”心态,中央多次以全国人大决定的形式,完善和弥补香港原有政治与法律制度的不足,港人对全国“两会”更加关注、对“两会”上的涉港议题也更加重视,意味着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香港社会也更深刻理解到香港特区在国家宪制秩序中的地位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