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答中评:美中能对话总是好事
中评社华盛顿6月18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刚举行的“杨蓬会”,美方专家认为,对话总是好的,但又对此次对话能否带来改善中美关系的实质性结果不抱乐观期待。
前美国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18日对中评社表示,鉴于非常有限的双边交流和严重的相互误解,这次会晤的事实是积极的。两人共进晚餐表示尊重,也是必要的。她不认为这次会议能阻止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美中关系出现更多问题,但她说:“显然,对话是好的。”
按照中方的说法,杨洁篪应约与蓬佩奥会谈。而美国媒体引述美方不具名官员的话称,此次对话是中方先提出要求。不管如何,在美中关系急剧恶化的当前,两国高层能举行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面对面对话,既有点出人意料,也令人关注。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Michael Swaine)18日对中评社表示,这次会面显然是中方要求的,目的是重申中国在香港和新疆等敏感问题上的立场,并表明北京方面正试图以合理的态度支持两国关系的底线。美国政府同意了这次会谈,因为拒绝它会显得不外交和过分无礼。
史文认为,这次会谈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最简短的声明,表明它可能宁愿不举行这次会议。他说,蓬佩奥似乎没有兴趣与北京达成任何建设性谅解,但中国似乎也没有做出认真的努力。
史文怀疑双方是否达成了外界所不知的谅解。他说:“除非双方私下达成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协议或谅解(我怀疑是这样的),否则这次会晤似乎表明双方仍然愿意面对面地会晤。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成就,而这种关系实际上的自由落体状态仍在继续。”
此次对话之后,中美双方的声明都表示就两国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但中方声明用了“建设性”,但美方声明没有。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在其推特上说:“我猜想蓬佩奥国务卿与杨洁篪认为会谈具有建设性的看法不一样。”
事实上,此次对话即将举行的消息传出后,美方专家除了希望能稍微缓解两国紧张关系外,对实际结果就不抱过高期待。
史文几天前就发推特说:“蓬佩奥大概是做这件事最糟糕的人了,仅次于纳瓦罗。他表现出对中国的零了解,而且基本上是个辩论家。但他可能认为,他已经向中国人展示了他是多么强硬,可以提出要求。祝好运。”
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的董云裳对法新社说:“我希望这次会晤能缓和紧张局势,我猜想这是中方提出建议的原因,但我怀疑这会不会是最终结果,”
董云裳表示,美国和中国都面临着严重危机,世界其他国家也面临着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崩溃。她说:“在我看来,在这种环境下谈论美中竞争,与人们面临的现实脱节。”
中评社华盛顿6月18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刚举行的“杨蓬会”,美方专家认为,对话总是好的,但又对此次对话能否带来改善中美关系的实质性结果不抱乐观期待。
前美国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18日对中评社表示,鉴于非常有限的双边交流和严重的相互误解,这次会晤的事实是积极的。两人共进晚餐表示尊重,也是必要的。她不认为这次会议能阻止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美中关系出现更多问题,但她说:“显然,对话是好的。”
按照中方的说法,杨洁篪应约与蓬佩奥会谈。而美国媒体引述美方不具名官员的话称,此次对话是中方先提出要求。不管如何,在美中关系急剧恶化的当前,两国高层能举行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面对面对话,既有点出人意料,也令人关注。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Michael Swaine)18日对中评社表示,这次会面显然是中方要求的,目的是重申中国在香港和新疆等敏感问题上的立场,并表明北京方面正试图以合理的态度支持两国关系的底线。美国政府同意了这次会谈,因为拒绝它会显得不外交和过分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