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民进党当局切莫丢了人性这杆秤

滞留武汉台胞家属至陆委会陈情。(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评论员林艶)在电影作品中,灾难片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人们之所以对一些经典灾难片津津乐道,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着酷炫震撼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剧情,更在于它们深刻刻画了在灾难和挑战面前人性善与恶的一面。我们难以忘记,《泰坦尼克号》中把生的机会留给露丝的杰克;我们也难以忘记,《釜山行》中因一己之私害人无数的金常务......

  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电影离现实并不遥远。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让979名在湖北的台胞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他们原本可以在2月5日就乘坐专机返台,却因台湾方面的阻挠而被迫滞留。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对于他们的不同态度,让他们对人性的冷暖凉热感知无余。在大陆,天灾无情人有情,尽管湖北疫情严峻、防疫工作条件艰困,但各级台办始终把台胞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想台胞之所想,急台胞之所急。一场跨越两岸千里的爱心接力正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在滞留台胞中,有一位患有血友病的15岁小台胞小宇,年前随母亲来湖北荆州探亲。小宇需要定期注射一款还未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新药来控制病情,但由于搭乘专机返台的事宜被迫取消,眼看随身携带的针剂即将用完,临时替换其他凝血药恐有排斥反应,小宇的母亲焦急万分。为了使小宇不断药,荆州市台办与荆州台协会会长简俊男联系,让他委托台湾的朋友设法拿到针剂并送到台湾桃园机场,再转交到飞往河南郑州的班机,并通过湖北、河南两省多地台办特事特办接力合作,把救命药从河南及时送到湖北,送到小宇手中。对于滞留湖北的台胞来说,小宇的获救可以说是这场现实灾难片中最令人感到暖心的一幕。而这场“为了一个孩子的战斗”,也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困难都阻挡不了人间大爱的力量,什么样的阻碍都割不断两岸同胞之间的骨肉亲情。   事实上,台胞本不应滞留湖北,小宇本不必身陷险境,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民进党当局。自2月3日首批247位台胞搭乘春节加班机返台后,其余滞留台胞返乡事宜一再被推延。数十名台胞家属前往台湾陆委会抗议,强调“家人不是生物武器”;滞留湖北的台湾19县市台胞联合署名向蔡政府写《陈情书》表达回家心愿;百名学童也泪求“给我们一条回家的路”。据了解,滞留湖北的台胞未满18岁的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近400人,其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近80人。尽管如此,蔡政府仍以“防疫优先”、“弱势优先”、“防疫能量不足”等种种理由阻挠其回台事宜,这显然不是基于科学的考虑,而是一种政治算计。

  我们看到,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不断挑动民粹对立情绪,升高两岸对抗,恶化两岸关系氛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让其“捡到了枪”。现在,台当局非但不愿给大陆捐赠一片口罩,还释放首批回台的台商中有确诊的假消息,攻击大陆首批运送造成台湾防疫漏洞,刻意丑化大陆人、陆配、陆配子女,不许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回家,反覆炒作世卫组织涉台问题等等。那些在湖北苦苦等待需要回家治病、读书、上班的台胞,正是台当局同一逻辑下的牺牲品。在生命的拷问面前,任何“民主”、“人权”的幌子都是苍白无力的。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再次想起灾难片中那些政客为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的场景,再次以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病毒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深不可测的人心。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不止一次表示过,新冠肺炎病毒是全世界的“头号公敌”。我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民进党当局以邻为壑的本位主义做法换不来独善其身,惟有秉持科学、理性、负责、换位思考的态度,加强两岸合作,才能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要知道,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执行什么样的制度,持有什么样的立场,人们对于道德良知的这杆秤是公允的。越是到了灾难考验时,每个人的善恶忠奸都会在这杆秤面前显露无疑。疫情终会散去,而这杆秤却会长久地停留在小宇心里,停留在979名滞留湖北的台胞心里,停留在两岸乃至世界所有关心关注此事的人的心里。

  每当生死攸关的时刻,总有一些无畏的灵魂脱颖而出,又总有一些自私的心灵无所遁形。团结、奉献、有爱,人性光辉的一面让弱小的人类在灾难面前顿显伟大;自私、冷漠、算计,人性丑陋的一面往往比灾难本身更令人恐惧。

  在疫情面前,我们希望民进党当局切莫丢了这杆秤,寒了人民的心,也真诚地祝愿湖北的台胞们可以早日实现回家的朴实愿望,迎接与家人美好的团圆!

滞留武汉台胞家属至陆委会陈情。(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评论员林艶)在电影作品中,灾难片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人们之所以对一些经典灾难片津津乐道,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着酷炫震撼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剧情,更在于它们深刻刻画了在灾难和挑战面前人性善与恶的一面。我们难以忘记,《泰坦尼克号》中把生的机会留给露丝的杰克;我们也难以忘记,《釜山行》中因一己之私害人无数的金常务......

  艺术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电影离现实并不遥远。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让979名在湖北的台胞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他们原本可以在2月5日就乘坐专机返台,却因台湾方面的阻挠而被迫滞留。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对于他们的不同态度,让他们对人性的冷暖凉热感知无余。在大陆,天灾无情人有情,尽管湖北疫情严峻、防疫工作条件艰困,但各级台办始终把台胞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想台胞之所想,急台胞之所急。一场跨越两岸千里的爱心接力正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在滞留台胞中,有一位患有血友病的15岁小台胞小宇,年前随母亲来湖北荆州探亲。小宇需要定期注射一款还未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新药来控制病情,但由于搭乘专机返台的事宜被迫取消,眼看随身携带的针剂即将用完,临时替换其他凝血药恐有排斥反应,小宇的母亲焦急万分。为了使小宇不断药,荆州市台办与荆州台协会会长简俊男联系,让他委托台湾的朋友设法拿到针剂并送到台湾桃园机场,再转交到飞往河南郑州的班机,并通过湖北、河南两省多地台办特事特办接力合作,把救命药从河南及时送到湖北,送到小宇手中。对于滞留湖北的台胞来说,小宇的获救可以说是这场现实灾难片中最令人感到暖心的一幕。而这场“为了一个孩子的战斗”,也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困难都阻挡不了人间大爱的力量,什么样的阻碍都割不断两岸同胞之间的骨肉亲情。

电子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