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息或下试0.2厘 有利楼市
“水浸”全球 资金寻出路
香港文汇报报道,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环球经济的影响,全球多个央行已实行“零息时代”,美国更多番于市场购入债券,截至6月3日,资产负债表规模已达7.165万亿美元,而未来美国更有机会继续扩张资产负债表规模,加上全球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在“水浸”的情况下,资金有机会持续流入香港的银行体系,将有利楼市的发展。
事实上,近日港汇强势,并多次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自上周五(6月5日),金管局已十度向市场注资逾273.98亿港元,截至6月10日,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为1,045.25亿港元,本周五将增加至1,221.27亿港元。曹德明表示,香港银行结余曾由美国加息前高峰4,263亿元下跌至近年低位约540亿港元,港美息差持续收窄,加上热钱充斥市场,银行结余重返1,500亿港元水平可期。
港汇强 港元资产更吸引
另一方面,根据香港银行公会最新公布的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6月10日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报0.69厘,已持续近一个月低于近期H按计划的封顶息率水平约2.5厘,曹德明表示,从历史数据分析,如银行结余重返1,500亿港元水平及持续一段时间,预期拆息有机会下试至0.2厘水平,并对已选用H按的客户带来悭息效果。
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表示,美国表明现时低息将维持至2022年,代表香港低息环境亦至少延长两年,维持息口不变方向明确,有利物业市场。他指,资金需找寻出路以对抗量宽带来的影响,物业再度成为资金停泊工具,而港汇强令港元资产更显保值,多项利好因素相信可令香港物业成为众多投资产品中的首选。
低息环境 买“砖头”保值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在量宽及资金贬值的影响下,将刺激更多资金充裕人士购买“砖头”保值。此外,随本港疫情缓和,发展商加快推盘步伐以满足市场需求,预料6月份购买力将持续释放,并可望继5月份再录得逾2,000伙一手物业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