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考试可以延期 教育从未止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国营
假如新冠肺炎疫情不曾发生,这两天原本是高考正常举行的日子;但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容假设,疫情的不期而至使得正常的教学计划和秩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种种影响。对绝大部分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最近有媒体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读高三后,做父母的天天小心翼翼,尤其是最近,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孩子发脾气。
眼下距离今年高考还有一个月,“考前焦虑”近期成为教育圈热词。疫情打乱了无数高三考生的备考计划和学习节奏,面对这一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冲击,考生们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高的“逆商”来迎接挑战。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更加积极地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更迅速地调整好复习备考计划,如此方能在今年这场特殊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仅如此,高考延期之后,学校如何为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创造更好的条件,家长如何扮演好“后勤部长”“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都考验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水平。显而易见,疫情不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家长的一次实战演练,疫情一方面让无数人倍感焦虑,但换个角度来看,它让更多的问题得以显露,让我们及时反思如何矫正与进步。
进入6月,“回归”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大关键词。最近,全国各地学校大面积复学复课,学生们终于回归校园,中国教育全面回归常态。6月6日起,北京高校毕业生开始返校;6月8日起,北京市幼儿园陆续迎来儿童返园;而在此前一周,北京40万中小学生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复课。在哈尔滨,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和小学毕业年级6月8日起陆续开学。加上在此之前全国多数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已陆续开学,冷清了几个月的校园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生机。应当说,历经数月的艰难考验,中国教育在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后,终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全面复学复课并不意味着结束,恰恰意味着新的、更重要的开端,经受住疫情的考验之后,中国教育将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变得更加均衡、更有质量、更充满人文关怀。
此时此刻,当我们回顾过往几个月中国教育经历的非凡历程,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困境,更是磨砺;不仅是挑战,更是淬炼。疫情从未让中国教育停止脚步,相反让中国教育获得了更多反思和提升的机会。我们坚信,随着全面复学复课的成功实现,中国教育将持续释放长期积累的正向能量,这不只是一次回归,而是全面绽放。(杨国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国营
假如新冠肺炎疫情不曾发生,这两天原本是高考正常举行的日子;但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容假设,疫情的不期而至使得正常的教学计划和秩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种种影响。对绝大部分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最近有媒体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读高三后,做父母的天天小心翼翼,尤其是最近,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孩子发脾气。
眼下距离今年高考还有一个月,“考前焦虑”近期成为教育圈热词。疫情打乱了无数高三考生的备考计划和学习节奏,面对这一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冲击,考生们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高的“逆商”来迎接挑战。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更加积极地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更迅速地调整好复习备考计划,如此方能在今年这场特殊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仅如此,高考延期之后,学校如何为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创造更好的条件,家长如何扮演好“后勤部长”“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都考验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水平。显而易见,疫情不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家长的一次实战演练,疫情一方面让无数人倍感焦虑,但换个角度来看,它让更多的问题得以显露,让我们及时反思如何矫正与进步。
进入6月,“回归”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大关键词。最近,全国各地学校大面积复学复课,学生们终于回归校园,中国教育全面回归常态。6月6日起,北京高校毕业生开始返校;6月8日起,北京市幼儿园陆续迎来儿童返园;而在此前一周,北京40万中小学生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复课。在哈尔滨,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和小学毕业年级6月8日起陆续开学。加上在此之前全国多数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已陆续开学,冷清了几个月的校园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生机。应当说,历经数月的艰难考验,中国教育在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后,终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全面复学复课并不意味着结束,恰恰意味着新的、更重要的开端,经受住疫情的考验之后,中国教育将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变得更加均衡、更有质量、更充满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