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华校:自强不息 致力推广中华文化

  中评社北京6月1日电/中国侨网报道,文莱目前共有8间华校,全为非政府学校;其中,5间华校只提供小学教育,包括位于都东县的都东中华学校以及九汀中华学校,位于马来奕县的双溪岭中岭学校和那威中华学校,以及淡武廊县的淡武廊培育小学。另外3间华校则提供从幼儿园至中五的华文教育,包括斯里巴加湾市唯一的华校——文莱中华中学以及位于马来奕县的诗里亚中正中学、马来奕中华中学。

  改善教法 活学活用

  从1974年就在中正中学服务,至今已长达35年的沈仁祥校长,可以说见证了华文教育在文莱独立后的整个发展。在他看来,只要改变教学方法、理念和教育态度,文莱华文教育的未来还有一片非常广阔的天空。

  沈仁祥透露,文莱的华文教育已有接近100年的历史,“早期的华校,是纯华文教育的学校,除了英文和马来文科目,教学语言都是华文、书写也是华语;所以,当时的华文是比较扎实的。”

  随着文莱全面独立,并实行新的教育政策后,英语成了主要的教学语言。沈仁祥坦承, 由于英语、马来文和爪夷文都是文莱教育体系的必修科,若学生还要学习华文,无疑将进一步加重孩子的负担。“在没有官方力量的帮助下,学习华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很辛苦的事。”

  一旦再遇上华文程度不好的家长,就会忽略孩子的华文教育,导致华文环境越来越坏。“无形中,使用华文的程度越来越少,孩子的日用语,已经变成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