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倘发难 自伤重过港
中评社香港5月29日电/港产货品占对美贸易额不足1%,美赚尽顺差。
香港文汇报报道,全国人大昨以绝大多数票数通过“港区国安法”草案。在草案表决前夕,美方突发难,扬言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多位工商界人士昨指出,美方此举是损人不利己,其损失可能比香港更大。以去年来计,在港美逾5,000亿港元的贸易额中,会受关税影响的港产品货值仅36.76亿港元,占港美贸易额0.71%,美国卖来香港的货值则有2,129亿港元,故此香港一直是美国赚取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地,过去十年累计赚取了2,970亿美元顺差。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有变的话,美国显然更易受伤。
在昨日“港区国安法”草案表决前夕,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美国国会提交报告,声称香港不再拥有高度自治,不再保证给予香港特殊待遇。外媒报道称,美国正就此考虑所有“制裁选项”,包括分步收紧签证和实施经济制裁。路透社昨引述消息指,美国或先考虑暂停对香港输美商品的特惠关税税率,这意味日后港制产品出口美国,将要缴交与内地城市出口美国一样的税率。不过,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要由特朗普决定,美国目前未有定案。
贸发局环球市场助理首席经济师陈永健昨指出,单以货品贸易额来看,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对港影响不大。2019年香港境内生产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仅约4.7亿美元(约36.76亿港元),只占香港整体出口额的0.1%。而且,虽然现时香港境内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的税率较内地生产出口优惠,但因香港及中国都是世贸的成员,两者的税率差别,其实一直都在收窄之中。(港美贸易情况见附表)
港地位变 美企首当其冲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亦认为,美国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是打“七伤拳”,先伤己后伤敌。美国在香港有庞大经济利益,美国有数千间公司在港做贸易,他们都会受到影响,相信特朗普不敢“玩得太大”。
中华厂商会会长吴宏斌亦表示,其实一直以来,他都看不到美国所谓的“香港特别待遇”。他解释指,美国货卖来香港是零关税,但香港产品出口到美国,一直都要支付关税,以珠宝业为例,本港被视为已发展地区,与内地一样,出口至美国就需缴付6%关税。
港高科技产品及转口或受累
不过,陈永健续指,香港若真的失去特殊关税地位,香港出口美国的税制会与内地看齐之余,一些原本美国对内地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税项亦会同样在港执行。另外,一些向内地实施的出口管制,例如高新科技类,亦不能出口到香港,这会影响周边行业,如经本港转口至东南亚的港商、知识产权、法律及金融融资的行业。另外,中美贸易战中的“301条款”关税,届时或适用于本港生产产品。
林宣武认同,美国若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至香港,会使工业界受到一些影响,但最受影响的会是科研机构。“因一般厂商多数采用一些应用科技,不是像富士康般需要高端科技,厂商应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代替品,可能无佢(美国产)咁靓。”但他认为这对于美国科技企业而言,也是一大损失,这些损失并不是由美国政府可轻易负担的。他又指,幸好过去18个月,已有很多公司在第三世界新增生产线以避过贸易战的关税,故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关税方面,而是美国零售业倒闭潮影响较大。
港 企:继续以港为生产基地
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许华杰则指,香港制造的商品,出口到美国的数目不多,只限于高技术行业,如珠宝和机械等,相信仍会以香港作为生产基地,所以其所受的影响会较大。
被问及若香港也向美国的进口货品征税,会否影响进口商利润,许华杰认为,一旦向美国货品征收关税,将改变本港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故此香港向美国产品实行征税的机率较小。林宣武亦认为,香港是自由贸易的体系,不会做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行为,相信亦不会采取任何保护贸易主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