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未提九二共识 潘兆民:两种解读
中评社台中5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国总理李克强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对台部分为近年首度未提“九二共识”,并创下最短篇幅纪录。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向中评社分析表示,后疫情时期,大陆以稳定内政、复苏经济为要务,大陆将台湾问题视为内政事务,透过不提九二共识,避免纷扰冲突,此外,也向台湾释出“两岸调整共识”的谈判空间,他认为,是善意之举。
分析李克强未提九二共识释出的讯息,潘兆民表示,可能有人会解读,大陆不说九二共识,意味着放弃两岸对话沟通、放弃和平统一,代表武统声浪高涨的警讯,这是一个看法。但他个人认为,不提九二共识所释出的善意,远远大于威胁。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提到,“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潘兆民表示,这次李克强对台工作报告创下两项纪录,一是首度未提“九二共识”,二是历年最短篇幅,全文只有百余个字,显然是以冷调性来回应蔡英文520的两岸谈话内容,台湾不提九二共识,大陆同样不提九二共识,有一来一往的意味。
潘兆民表示,大陆不谈九二共识有两个原因,第一,以台湾当前的政治情势而言,谈九二共识只会引起台湾内部反中情绪高涨,产生更多纷扰,而从后疫情时期大陆以维稳的主调性来看,大陆会尽可能避免掉任何刺激、争辩、冲突的因子,李克强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陆要“六保六稳”,稳定重于一切,台湾问题不会是大陆当前考量。
此外,潘兆民说,大陆也深知,九二共识是两岸谈判的工具,对大陆而言,九二共识不会是其政治目标,和平统一才是目标,因此谈不谈九二共识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由于九二共识必须在能够促进两岸融合,在可以吸引台湾人民向心力的前提下,才有其意义及功能。而现阶段以台湾内部的政治气候来看,提九二共识并没有加分,与其提,不如不要提。
第二点,潘兆民指出,九二共识既然是工具,代表其也具有弹性,大陆不提九二共识,有一方面也是释出一个谈判空间,等待民进党当局,或是正在进行两岸论述调整的国民党,等待台湾政党提出一个新看法,营造重启两岸对话的可能。
但潘兆民也强调,这个谈判空间,仍必须在一中原则之下进行,大陆不说九二共识,但背后的一中原则绝对不会改变,因为两岸统一是大陆的终极目标,而大陆将两岸问题视为内部事务在处理,既然是内部事务,自然是以协商、谈判、调和的方式为主要手段,就不会有武力攻台的问题,加上后疫情时代大陆以稳定内政为主诉求,不刺激台湾政治意识形态,可说是必然的处理方针。
至于大陆先前不断呼吁台湾遵从九二共识,潘兆民认为,表面上看似坚持、踩紧红线,但事实上只是将谈判的姿态拉高,单纯是大陆对台谈判的策略手段。
潘兆民说,九二共识背后不外乎是一中原则,这样的原则下,两岸若都可遵守,对大陆而言就有和平统一的空间,而九二共识不过是代名词,先前大陆强调九二共识,最主要的用意是在警告台湾,勿脱离一中原则,唯有一中原则,两岸才能谈判、才能互动。
别忘了,九二共识也是国民党提出来的,潘兆民表示,意味着只要在一中原则之下,所称呼的名词、内容,两岸之间都有商谈的空间与弹性,也就是九二共识这个代名词不再称呼也无妨,但新的论述也要在一中原则下进行,才有办法创造新的两岸共识。
潘兆民也提到,可以发现,在这次大陆两会中对台湾的政治现象方面,都没有出现激烈的话语,意味着大陆对和平统一的定调没变,仍然维持就是一贯主张,也就是发展统、反对“台独”,依照惯例提醒台湾不要踩红线,两岸还是有互动机会。
潘兆民说,大陆不提九二共识也是高明的方法,因为会引人联想,可藉此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宣示目的,但就和平统一调性的框架来看,他认为,威胁的成分相对少,善意举动居多。
中评社台中5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国总理李克强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对台部分为近年首度未提“九二共识”,并创下最短篇幅纪录。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向中评社分析表示,后疫情时期,大陆以稳定内政、复苏经济为要务,大陆将台湾问题视为内政事务,透过不提九二共识,避免纷扰冲突,此外,也向台湾释出“两岸调整共识”的谈判空间,他认为,是善意之举。
分析李克强未提九二共识释出的讯息,潘兆民表示,可能有人会解读,大陆不说九二共识,意味着放弃两岸对话沟通、放弃和平统一,代表武统声浪高涨的警讯,这是一个看法。但他个人认为,不提九二共识所释出的善意,远远大于威胁。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提到,“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潘兆民表示,这次李克强对台工作报告创下两项纪录,一是首度未提“九二共识”,二是历年最短篇幅,全文只有百余个字,显然是以冷调性来回应蔡英文520的两岸谈话内容,台湾不提九二共识,大陆同样不提九二共识,有一来一往的意味。
潘兆民表示,大陆不谈九二共识有两个原因,第一,以台湾当前的政治情势而言,谈九二共识只会引起台湾内部反中情绪高涨,产生更多纷扰,而从后疫情时期大陆以维稳的主调性来看,大陆会尽可能避免掉任何刺激、争辩、冲突的因子,李克强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陆要“六保六稳”,稳定重于一切,台湾问题不会是大陆当前考量。
此外,潘兆民说,大陆也深知,九二共识是两岸谈判的工具,对大陆而言,九二共识不会是其政治目标,和平统一才是目标,因此谈不谈九二共识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由于九二共识必须在能够促进两岸融合,在可以吸引台湾人民向心力的前提下,才有其意义及功能。而现阶段以台湾内部的政治气候来看,提九二共识并没有加分,与其提,不如不要提。
第二点,潘兆民指出,九二共识既然是工具,代表其也具有弹性,大陆不提九二共识,有一方面也是释出一个谈判空间,等待民进党当局,或是正在进行两岸论述调整的国民党,等待台湾政党提出一个新看法,营造重启两岸对话的可能。
但潘兆民也强调,这个谈判空间,仍必须在一中原则之下进行,大陆不说九二共识,但背后的一中原则绝对不会改变,因为两岸统一是大陆的终极目标,而大陆将两岸问题视为内部事务在处理,既然是内部事务,自然是以协商、谈判、调和的方式为主要手段,就不会有武力攻台的问题,加上后疫情时代大陆以稳定内政为主诉求,不刺激台湾政治意识形态,可说是必然的处理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