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要走“两国论”邪路却犹抱琵琶半遮面

  中评社香港5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蔡英文的“五二零”就职讲话,正如她是“特殊两国论”炮制者的背景一样,是一份要推动“两国论”实施的宣言书。但碍于中国大陆将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惩罚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行为,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政治环境现实,却也不敢敲锣打鼓地宣扬,因而还是采用其擅长的切香肠式“台独”手法,温水煮蛙的战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露出来。

  实际上,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与其历任前任,不论是国民党籍还是民进党籍的“总统”的“五二零讲话”相比,甚至与蔡英文自己四年前的“五二零讲话”相比(四年前是六百多字,今年是三百多字),是采用大幅压缩两岸关系部分的篇幅,并以“作为共同体的台湾”作开篇,“国家体制强化及民主深化”作结尾,并颠覆此前同类文稿的惯例,将国际事务摆放在两岸关系的前面,来凸显其心态,是并不在乎两岸关系的良窳,而只顾推动“中华民国台湾”的“正常化”,亦即把两岸关系视为“特殊两国论”的关系,虽然在血统文化上仍然保存一些联系,但却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国家,而国号都有一个“中字,就像当年的两德,及现在的两韩,还有非洲的两个刚果那样。但是,她所领导的“中华民国”,已经不再是此前国民党人领导下,追求两岸统一的“中华民国”,而是按照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定义,是完全“独立”,与大陆没有隶属关系的“国家”,因而她昨日在“五二零讲话”中,使用“中华民国台湾”的频率,比“中华民国”多近十倍。至于她在讲话中也提到“持续遵循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并非是要表达她要践行两个法律文件都提到的“国家统一”目标,而是为了要佐证其出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正当性”——毕竟,她担任主席的民进党,其党纲是主张成立“台湾共和国”的,并意图以此来继续欺骗岛内的部分民众,及迷惑对岸。

  正因为如此,与四年前的“五二零讲话”相比,今次就刻意不提“九二共识”,却增加强调不接受“一国两制”,来彰显其“拒统趋独”的理念和思路。实际上,在四年前,蔡英文是使用了不少的文字,来提到“九二共识”的,虽然她不承认“共识”的部分,但却也不得不面对“九二”这个历史事实,意图仅是以承认在一九九二年,海峡两会曾经在香港进行会谈的事实,而无需认同这次会谈及后来两会函电往来而达成的“两会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在进行事务性谈判中,可以不提”的“共识”,就可以接续进行两岸事务性图片。可以说,这是蔡英文当时是既受到在马英九掌政时期,因为承认“九二共识”,而推动了海峡两会恢复谈判,并签署了二十多项协议及备忘录的压力,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但却又受到民进党“台独”神主牌”的束缚,及“独派”的施压,希望能以她在伦敦政经学院修读博士学位时,其恩师纪登斯院长“走第三条路”的名言那样,幻想也可以进行两岸谈判。   但由于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而且还逐步暴露其“台独”真面目,因而不但未能恢复两岸协商,而且也导致两岸制度性联络机制中断。蔡英文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迁怒于对岸。而且,在去年为了胜选,还进一步掀起“恐中反中”恶浪,并消费香港“反修例”暴民,导致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

  目前,蔡英文争取连任的目的达到了,现在却面临经济崩塌的困境。为了挽救经济,不得不对“反中”有所收敛,因而在昨日的六千多字讲话中,没有任何一字提到香港,就像“秋后扇”抛弃香港的暴民了,不知他们是否会顿生“被利用”的感觉。当然,也是她“不刺激、不挑衅”策略的运用,可见她是“目的论”者,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但用过即弃。然而,吊诡的是,昨日的“五二零讲话”却未再提“不刺激、不挑衅、零意外”。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是要采取“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修宪”,尽管并未提及到其标的涉及到“国家定位”及两岸关系,但却是从降低公民权年龄到十八岁入手。这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战术,也符合她惯用的“切香肠”思路。一方面,由于十八岁享有公民权是国际惯例,而且现在台湾地区青年的政治意识日趋高涨,因而此建议必会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其他成年人也不会反对。这样就将能保证在“修宪”的第二阶段“公民投票复决”时,提高投票率,让“修宪”案”轻易为获得通过。另一方面,青年人是民进党的群众基础之一,而台湾地区的青年人,普遍接受及主张维持台湾地区的现状,既不追求“台独”,也不接受统一,只是满足于生活在“中华民国”的旗号之下,进而争取“国家正常化”。因此,蔡英文挑选公民权年龄作为“修宪”的“敲门砖”,更可针对国民党不善于开展青年工作的弱点,争夺青年一代,壮大民进党的群众基础,不但可以为实现民进党长期执政的愿景打好基础,而且更可为以“切香肠式“修宪”,逐步实现“台独”创造有利条件。   民进党已经有一整套“修宪”的思路及计划。昨日柯建铭就说,希望能在二零二二年的“九合一选举”时,“修宪”复决公投”与大选投票捆绑进行。倘此,“立法院”已经一读通过由民进党党团提出的组织“修宪”委员会”的议案,就可派上用场。实际上蔡英文昨日也说,“立法院”即将成立“修宪”委员会”,提供一个平台,让攸关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权利的各项“宪政体制”改革议题,能够被充分对话、形成共识。她虽然有提到让各方参与讨论,但只要算计凑够票数,就必然会在“立法院”强行通过“修宪”案”,以赶及送交“中选会”,将“修宪”案”公告半年,然后进行“公投复决”。按此计算,明年下半年到后年上半年,将是“修宪”案”在“立法院”进行“短兵相接”的时刻。不过,由于第一步“修宪”比较单纯,而且“公民权年龄”的议题具有正当性,为了避免流失更多的青年选票,估计国民党将不会阻挡。

  这样,就将是凸显蔡英文的“和平、对等、民主、对话”八字方针,是为走“两国论”的老路服务的了。实际上,蔡英文作为法学博士,是应当熟悉“后法优于前法”的法理的。但她明知民进党在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之后,又通过了一个《正常国家决议文》,却老是强调民进党是按照《台湾前途决议文》的论点来定义台湾地区的“国家定位”。这是因为,《台湾前途决议文》中颠覆“中华民国”原意的论据,与她炮制的“特殊两国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实质上是“两个中国”,与陈水扁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同,陈水扁的“台湾”是“台独党纲”的体现,是属于“一中一台”。

  在此背景下,蔡英文“八字方针”中的“对等”,就是强调两岸是“两个中国”。她虽然明知对岸坚持只有承认其“核心内涵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才能恢复两岸谈判,但却又要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两国论”,希望能恢复两岸谈判就是缘木求鱼。而且,所谓“和平”就不是以统一为目标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是“和平演变”式的“渐进“台独”,与当年的“宁静革命”一样,不同于中东和东欧的“颜色革命”,有些地区至今仍深陷于战火之中。如果将“民主”与“对话”连结起来,可能又有推动大陆“民主化”之嫌了,因而追求“对话”是假,嘲讽大陆地区的政治制度是真,而且不排除还有要推动大陆地区也能实现“和平演变”之意。   中评社香港5月21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蔡英文的“五二零”就职讲话,正如她是“特殊两国论”炮制者的背景一样,是一份要推动“两国论”实施的宣言书。但碍于中国大陆将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惩罚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行为,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政治环境现实,却也不敢敲锣打鼓地宣扬,因而还是采用其擅长的切香肠式“台独”手法,温水煮蛙的战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露出来。

  实际上,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与其历任前任,不论是国民党籍还是民进党籍的“总统”的“五二零讲话”相比,甚至与蔡英文自己四年前的“五二零讲话”相比(四年前是六百多字,今年是三百多字),是采用大幅压缩两岸关系部分的篇幅,并以“作为共同体的台湾”作开篇,“国家体制强化及民主深化”作结尾,并颠覆此前同类文稿的惯例,将国际事务摆放在两岸关系的前面,来凸显其心态,是并不在乎两岸关系的良窳,而只顾推动“中华民国台湾”的“正常化”,亦即把两岸关系视为“特殊两国论”的关系,虽然在血统文化上仍然保存一些联系,但却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国家,而国号都有一个“中字,就像当年的两德,及现在的两韩,还有非洲的两个刚果那样。但是,她所领导的“中华民国”,已经不再是此前国民党人领导下,追求两岸统一的“中华民国”,而是按照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定义,是完全“独立”,与大陆没有隶属关系的“国家”,因而她昨日在“五二零讲话”中,使用“中华民国台湾”的频率,比“中华民国”多近十倍。至于她在讲话中也提到“持续遵循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并非是要表达她要践行两个法律文件都提到的“国家统一”目标,而是为了要佐证其出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正当性”——毕竟,她担任主席的民进党,其党纲是主张成立“台湾共和国”的,并意图以此来继续欺骗岛内的部分民众,及迷惑对岸。

  正因为如此,与四年前的“五二零讲话”相比,今次就刻意不提“九二共识”,却增加强调不接受“一国两制”,来彰显其“拒统趋独”的理念和思路。实际上,在四年前,蔡英文是使用了不少的文字,来提到“九二共识”的,虽然她不承认“共识”的部分,但却也不得不面对“九二”这个历史事实,意图仅是以承认在一九九二年,海峡两会曾经在香港进行会谈的事实,而无需认同这次会谈及后来两会函电往来而达成的“两会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在进行事务性谈判中,可以不提”的“共识”,就可以接续进行两岸事务性图片。可以说,这是蔡英文当时是既受到在马英九掌政时期,因为承认“九二共识”,而推动了海峡两会恢复谈判,并签署了二十多项协议及备忘录的压力,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但却又受到民进党“台独”神主牌”的束缚,及“独派”的施压,希望能以她在伦敦政经学院修读博士学位时,其恩师纪登斯院长“走第三条路”的名言那样,幻想也可以进行两岸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