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台两岸政策征结是在定位不在于人
传说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稿,仍将如四年前那样,由刚从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退下来,准备返回“清华大学”教书的姚人多执笔。而两岸政策部份,则是由“国安会”谘询委员傅栋成撰写。因而估计蔡英文“五二零”讲话的两岸关系部分的基调,可能与四年前同一个讲话的基调相差不远。实际上,在前一段时间,台湾政媒两界就盛传,蔡英文最终接纳了其重要幕僚的建议,认为蔡英文的第二个任期的工作重点应从政治转至经济,竞选期间的“反中牌”已经完成阶段性使命,因而必须思考“如何摆脱中美对抗下被动的困局?”,“及如何启动两岸僵局下的互动?”的问题。因此,曾经喧嚣一时的“华航”改名、删去《两岸关系条例》中“国家统一前”等“去中化”活动,就嘎然而止,要为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铺垫气氛。
负责撰写蔡英文“五二零”讲话的两岸政策部分内容的傅栋成,曾经是蔡英文的下属。二零零零年蔡英文获陈水扁委任为陆委会主委时,傅栋成已经在陆委会出任了好几年的经济处长。他一路协助蔡英文,编写民进党政府的两岸经贸政策的文本及对外公开说贴,并参与“小三通”的策划等,因而晋升为副主委。而在马英九时期,也得到重用,兼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利用其丰富的财经法律专业知识,在海峡两会谈判中襄助台湾方面的运作。蔡英文出任“总统”后,从陆委会“拉”走不少人到“总统府”任职,其中不乏曾参加过两岸谈判的,如吴美红等。从蔡英文继续任命傅栋成为“国安会”谘询委员,成为“国安会”内唯一的两岸事务人才,并指令其撰写“五二零”讲话中的两岸政策论述部份内容看,可能正如傅栋成本人的稳重、温和,与其当选时提出的“和平、对等、民主、对话”八字方针相吻合,而且还可能会向北京“喊话”,要求对岸恢复两岸制度性联络机制,及海峡两岸的事务性谈判。
不过,可能蔡英文认为,目前的外部态势对台湾有利,或许大陆方面为了避免“多头开火”的考虑,会将对台湾的矛盾视为“次要矛盾”,并为了集中精力应对与美国的“主要矛盾”,而将会对台湾问题采取较为灵活的策略,这是蔡政府难得的机会。因此,就不顾苏贞昌、陈时中曾经“痛打”陈明通,而且在一个星期前,有人进行民调调查,陈明通的满意度跌到最底部,并放风陈明通将离开陆委会,或到“国安会”任谘询委员和委员,明显地是要为赶走陈明通大造舆论的异常现象,来个针锋相对,在“五二零”的前几天,就采取“反放风”手段,声称陈明通仍将留任陆委会主委。而昨日“总统府”也正式宣布陈明通留任陆委会主委。
而在整个“国安”团队中,也基本保持稳定。除了“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调任海基会董事长,由“金管会”主委顾立雄补填其空缺外,其余人员基本不动,连前段时间被“有心人”放风说将会“一锅端”的“外交部长”吴钊燮,“国防部长”严德发,“国安局长”邱国正等,都安稳如山。这当然首先是蔡英文要展示自己的权威,不为某些人的图谋所左右之外,也可能是蔡英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至少是在郑文灿的桃园市长任期过半,可以脱身出任“行政院长”之前,“国安”政策尤其是两岸事务政策将不会走向“更激烈”。
蔡英文以为,将“独派”眼中的“老蓝男”李大维调往海基会,就可打破僵局。其实,这是本末倒置。正如曾经在马英九掌政时的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站在两岸谈判第一线的高孔廉昨日所言,如果民进党政府的两岸关系定位没弄清楚,“叫神仙去做董事长都没有用”。实际上,李大维接替的张小月,同样也是“老蓝女”,就是没有任何进展,海协会对海基会的来电一概“已读不回”。
诚然,李大维作为外省人子弟,在国民党执政时代成长,在骨子里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并着有《台湾关系法立法过程--美国总统与国会间之制衡》一书(据说这是他在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外交事务博士论文),书中的两岸定位基本上是与“国统会”关于“一个中国”内涵定义相吻合的,这也正是海基会当年达成“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而且李大维的经历丰富,出任过台湾当局驻美代表,“外交部长”等。但“屁股指挥脑袋”,在民进党上台后,为五斗米而折腰,虽然尚未致于某些人那样,连灵魂也出卖给民进党,但毕竟也没有像关中等人那样,“不吃嗟来之食”而挂冠辞去。因此,马英九上台后冷落了他。到蔡英文上台后,可能就是出于“凡是马英九不用的人,就要用”的心态,而再起用他。倘蔡英文仍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加上李大维有此背景,可能更引发北京的疑虑。而且,他在出任驻美代表时,与北京驻美人员发生过冲撞;而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海协会会长张志军都是外交部出身,对此记忆犹新,可能是“火星撞地球”。
传说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稿,仍将如四年前那样,由刚从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退下来,准备返回“清华大学”教书的姚人多执笔。而两岸政策部份,则是由“国安会”谘询委员傅栋成撰写。因而估计蔡英文“五二零”讲话的两岸关系部分的基调,可能与四年前同一个讲话的基调相差不远。实际上,在前一段时间,台湾政媒两界就盛传,蔡英文最终接纳了其重要幕僚的建议,认为蔡英文的第二个任期的工作重点应从政治转至经济,竞选期间的“反中牌”已经完成阶段性使命,因而必须思考“如何摆脱中美对抗下被动的困局?”,“及如何启动两岸僵局下的互动?”的问题。因此,曾经喧嚣一时的“华航”改名、删去《两岸关系条例》中“国家统一前”等“去中化”活动,就嘎然而止,要为蔡英文的“五二零”讲话铺垫气氛。
负责撰写蔡英文“五二零”讲话的两岸政策部分内容的傅栋成,曾经是蔡英文的下属。二零零零年蔡英文获陈水扁委任为陆委会主委时,傅栋成已经在陆委会出任了好几年的经济处长。他一路协助蔡英文,编写民进党政府的两岸经贸政策的文本及对外公开说贴,并参与“小三通”的策划等,因而晋升为副主委。而在马英九时期,也得到重用,兼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利用其丰富的财经法律专业知识,在海峡两会谈判中襄助台湾方面的运作。蔡英文出任“总统”后,从陆委会“拉”走不少人到“总统府”任职,其中不乏曾参加过两岸谈判的,如吴美红等。从蔡英文继续任命傅栋成为“国安会”谘询委员,成为“国安会”内唯一的两岸事务人才,并指令其撰写“五二零”讲话中的两岸政策论述部份内容看,可能正如傅栋成本人的稳重、温和,与其当选时提出的“和平、对等、民主、对话”八字方针相吻合,而且还可能会向北京“喊话”,要求对岸恢复两岸制度性联络机制,及海峡两岸的事务性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