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台企“11条措施”让台商圈一片叫好
《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提出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等11条具体措施。
助力台企“11条措施”将进一步帮助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为台商台企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同等待遇,对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给予更有力支持,助力台商台企取得更好发展。
今年1至4月,两岸贸易保持增长,金额达718.2亿美元,同比增长5.6%。4月台湾对外出口出现下滑,但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同比增长14.0%,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4.4%,这一比例前所未有。疫情虽然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但并未改变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的基本格局。两岸融合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大陆仍然是台商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目前,各地规模以上制造业台企均已复工复产。中共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和帮助企业纾困,已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许多台企从中受益。新出台的“11条措施”更是为台商台企量身定制,为台商台企参与大陆新基建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帮助台商台企克服当前困难,顺应大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把握大陆经济发展新脉动,用好用足大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红利,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发展得更大、更好。
“11条措施”的发布,是大陆倾听台胞声音,回应台商台企诉求的走心之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的用心之举;是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的暖心之举。
消息传到岛内,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这“11条措施”让台商圈一片叫好,认为内容干货满满,实用性强,不含吹嘘水分,切中要害,对疫情下急需复工的台企带来很大帮助,也对台商持续扩大投资提供很好的诱因。
《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提出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等11条具体措施。
助力台企“11条措施”将进一步帮助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为台商台企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同等待遇,对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给予更有力支持,助力台商台企取得更好发展。
今年1至4月,两岸贸易保持增长,金额达718.2亿美元,同比增长5.6%。4月台湾对外出口出现下滑,但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同比增长14.0%,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4.4%,这一比例前所未有。疫情虽然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但并未改变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的基本格局。两岸融合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大陆仍然是台商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目前,各地规模以上制造业台企均已复工复产。中共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和帮助企业纾困,已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许多台企从中受益。新出台的“11条措施”更是为台商台企量身定制,为台商台企参与大陆新基建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帮助台商台企克服当前困难,顺应大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把握大陆经济发展新脉动,用好用足大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红利,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发展得更大、更好。
“11条措施”的发布,是大陆倾听台胞声音,回应台商台企诉求的走心之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的用心之举;是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的暖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