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青“疫”流开口罩厂 勇闯商机
记者日前到口罩厂直击,该公司以月租40万元租下一层厂房,面积约7000平方呎,4000多平方呎划为工场,余下位置则为货仓。该口罩工厂行政总裁李秉峰说:“呢度原本系光纤工厂,但工厂萎缩,空出咗一楼。我哋睇中佢本身有‘十万级’嘅无尘车间,贵一贵都租。”所谓“十万级”无尘车间,即每立方米空气可允许粒子数量,数值愈细标准愈高,一般“十万级”可用作制药工场。
经营药房 见尽抢口罩
工场内设有十部口罩机,一部是台湾制全自动,其余九部是内地制半自动。李秉峰表示,台湾制口罩机买入价200万元,内地制口罩机每部50万元左右;大部分口罩机两星期前已投入生产,每天可生产约20万个口罩。“我哋主要生产欧盟EN14683-01标准嘅口罩,另外亦生产少量欧盟EN14683-type2R,即BFE、PFE及VFE均达99%口罩”。工场聘请80多名员工,分三更24小时不停运作,他相信随着生产线逐步运作顺畅,产能可提升至每日30万个。
记者走进无尘车间观察口罩的制作过程,由一卷卷不织布及熔喷布结合,再制成一个个口罩成品。李秉峰说:“而家全球最贵、最抢手系熔喷布。我哋两个月前买时仲系每吨50万,而家已经升至每吨80万。”他直言,随着原材料不断提价,目前每个口罩制作成本大约二元。
口罩工厂由三名在元朗经营药房的80后青年集资过千万元成立,李秉峰是最大股东,“话唔想赚钱系呃你,但我希望赚到钱、保得住工厂正常营运,及一班员工有工开之外,亦回馈社会”。他表示,目睹农历新年过后到处出现抢罩潮,觉得痛心,毅然提取储蓄成立工厂,“当时连我做药房都抢唔到口罩,就知问题几严重”。
揾厂房买机 由零开始
他连同药房其余两名生意伙伴,由零开始揾厂房、买机械、请人生产等,足足花了超过两个月时间,终于生产出第一个属于他们工厂的口罩。“第一眼见到口罩成品出嚟,好想喊,好似睇住亲生仔出世咁”。回想当日的投资决定,李秉峰承认“非常搏命”。“疫情前根本无人买口罩,我哋药房入货20蚊一盒,卖50蚊,攞十盒都系得个摆字,摆足一个月都卖唔晒”。
惟时势造英雄,疫情严峻令口罩严重短缺,造就很多人投入市场成立口罩工厂,但面对疫情最近开始稳定下来,记者问李秉峰会否担心市场供应大而造成“泡沫爆破”?他表示,“既然开了厂,就要坚持到底,Keep住做,只求做出属于自己的高质口罩”。
记者日前到口罩厂直击,该公司以月租40万元租下一层厂房,面积约7000平方呎,4000多平方呎划为工场,余下位置则为货仓。该口罩工厂行政总裁李秉峰说:“呢度原本系光纤工厂,但工厂萎缩,空出咗一楼。我哋睇中佢本身有‘十万级’嘅无尘车间,贵一贵都租。”所谓“十万级”无尘车间,即每立方米空气可允许粒子数量,数值愈细标准愈高,一般“十万级”可用作制药工场。
经营药房 见尽抢口罩
工场内设有十部口罩机,一部是台湾制全自动,其余九部是内地制半自动。李秉峰表示,台湾制口罩机买入价200万元,内地制口罩机每部50万元左右;大部分口罩机两星期前已投入生产,每天可生产约20万个口罩。“我哋主要生产欧盟EN14683-01标准嘅口罩,另外亦生产少量欧盟EN14683-type2R,即BFE、PFE及VFE均达99%口罩”。工场聘请80多名员工,分三更24小时不停运作,他相信随着生产线逐步运作顺畅,产能可提升至每日30万个。
记者走进无尘车间观察口罩的制作过程,由一卷卷不织布及熔喷布结合,再制成一个个口罩成品。李秉峰说:“而家全球最贵、最抢手系熔喷布。我哋两个月前买时仲系每吨50万,而家已经升至每吨80万。”他直言,随着原材料不断提价,目前每个口罩制作成本大约二元。
口罩工厂由三名在元朗经营药房的80后青年集资过千万元成立,李秉峰是最大股东,“话唔想赚钱系呃你,但我希望赚到钱、保得住工厂正常营运,及一班员工有工开之外,亦回馈社会”。他表示,目睹农历新年过后到处出现抢罩潮,觉得痛心,毅然提取储蓄成立工厂,“当时连我做药房都抢唔到口罩,就知问题几严重”。
揾厂房买机 由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