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国和伊朗为何在伊拉克唱双簧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短期内无法缓和,但是,美国和伊朗都不希望发生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美国总统面临政治对手的弹劾,关键时刻不能有任何闪失;其次,美国总统寻求连任,必须减少伤亡;第三,美国总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刺杀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已经引起国际局势动荡,美国总统必须尽快稳定局势,防止中东地区出现连锁反应;第四,美国总统曾经发出战争威胁,可是,伊朗并没有屈服,如果发动大规模的袭击,有可能会导致美国公民陷入伊斯兰圣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正因为如此,美国特种部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刺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动,一方面向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发出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电子邮件,可是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撤回发出的电子邮件,并且认为这只是“草稿”。美国实际上是想通过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向伊朗传递消息,美国有可能会减少在伊拉克的驻军,甚至有可能会从伊拉克撤军,让伊朗稍安勿躁。如果伊朗采取报复性措施,那么,美国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计划,继续在伊拉克驻军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兵力。

  伊朗对伊拉克的美国军事基地发动空袭之后,美国并没有立即采取报复性行动,美国总统发表讲话,认为“一切都好”。这说明美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已经将美国在伊拉克军事基地的工作人员撤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过,由于伊朗不愿意和美国举行双边会谈,因此,美国总统讲话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姿态,美国政府是通过公开的渠道告诉伊朗方面,美国不会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提醒伊朗不要继续采取报复性措施。

  伊朗的表现更是耐人寻味。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遗体运到德黑兰之后,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参加大规模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伊朗最高领袖亲自到场祷告,几十位参加葬礼平民百姓因为发生严重地踩踏事故而失去生命。面对伊朗国内汹涌澎湃的反美情绪,伊朗最高领袖亲自参加国家最高安全会议,并且明确指示只能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目标发动报复性袭击。   从伊朗发射导弹情况来看,一方面说明伊朗有足够能力袭击美国在伊拉克军事基地,另一方面也说明,伊朗已经通过伊拉克看守政府向美国传递消息,美国军事基地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少数建筑物被摧毁之外,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伊朗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伊朗国家实力决定了不可能与美国打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伊朗虽然拥有数千枚导弹,可是,面对美国电子化战争,伊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在伊朗与伊拉克战争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要求妇女和儿童充当炮灰,可是,在美国电子化战争中,伊朗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由于美国可以从四面八方向伊朗发射导弹,因此,伊朗根本没有胜算的可能。

  其次,伊朗国内经济危机非常严重,通货膨胀已经引发颜色革命。伊斯兰革命卫队采取武力镇压措施,将发动颜色革命的叛乱分子绳之以法。可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根本无法解决伊朗国内的经济问题。面对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伊朗国内食品价格不断上涨,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与美国全面开战,伊朗有可能会后院起火。

  几十年来,美国和以色列在伊朗精心地培养“第五纵队”,试图依靠情报人员在伊朗发动颠覆伊朗政权的革命。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伊朗最高领袖仍然牢牢地控制着政权,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依然十分稳固,可是,如果情报人员在伊朗策动青年发动革命,那么,伊朗有可能会改天换地。为了确保伊朗政权继续存在,伊朗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当然,更不希望美国在伊朗的本土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第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领虽然具有崇高的威望,但毕竟不是伊朗的最高领袖,也不是伊朗总统。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被刺杀,说明美国有可能会对伊朗高级将领采取“斩首行动”。如果伊朗不采取措施降低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对抗激烈程度,那么,美国有可能会如法炮制,对伊朗最高领袖或者伊朗政府首脑采取同样的行动。到那个时候,伊朗国内将会出现严重的混乱。为了防止美国“擒贼擒王”,利用自己先进导弹技术对伊朗领导人实施精确打击,伊朗有必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至少让美国意识到,如果继续对伊朗实施刺杀行动,那么,美国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伊朗发动报复袭击之前,通过伊拉克看守政府间接地向美国传递有关信息,要求美国做好准备。导弹袭击结束之后,伊朗外交部长在第一时间宣布伊朗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自卫权,已经实施了报复性袭击,伊朗已经结束了自己的报复措施,不会进一步采取行动。伊朗外交部长这样做实际上是告诉美国,不要担心伊朗会继续对美国采取报复性措施。   伊朗和美国空前的默契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不论是美国还是伊朗都不希望爆发全面战争。虽然美国在中东地区排兵布阵,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可是,美国不愿意和波斯民族发生一场惨烈的战争。

  伊朗人民虽然斗志旺盛,但是,伊朗政府和伊朗最高领袖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战争,美国有可能会使用导弹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发动现代化战争,伊朗不可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虽然美国在中东地区国家的军事基地都在伊朗导弹射程范围之内,但是伊朗已经意识到,如果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发动袭击,那么,美国有可能会对伊朗的所有战略目标实施报复性打击,伊朗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伊朗虽然表面上没有屈服,声称将继续采取报复行动。可是,伊朗最高领袖和伊朗政府已经意识到,在这场战争中伊朗没有胜利的可能。既然无法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那么,采取象征性的报复性措施,一方面可以安抚伊朗国内的民众,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美国意识到,伊朗政府并不打算和美国全面对决,希望美国撤出伊拉克或者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不要对伊朗实施军事威胁。

  美国在中东地区掌握着制空权,但是,美国不会立即向伊朗本土发动袭击。美国总统已经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要求西方盟友必须切断与伊朗的经贸关系,那么,伊朗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俄罗斯总统之所以在中东地区穿梭访问,先后与叙利亚总统、土耳其总统会面,就是希望听取他们在中东问题上的意见,以便俄罗斯作出战略调整。当初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高级将领飞赴莫斯科,要求俄罗斯总统出兵支持叙利亚政府,俄罗斯政府已经派出军队,帮助叙利亚政府收复失地,可是现在看来,叙利亚政府的民意基础正在逐渐丧失,叙利亚未来联合政府有可能会抛弃巴沙尔•阿萨德,如果联合政府要求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出,那么,俄罗斯将会面临和美国在伊拉克同样的命运。因此,俄罗斯不得不考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被刺杀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不得不考虑俄罗斯将如何在中东地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部分学者认为,中东地区已经出现恐怖平衡。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有目共睹,伊朗对自己家门口的美国军事基地尚且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伊朗不可能主动挑衅,迫使美国对伊朗发动全面战争。

  伊朗过去在中东地区培养代理人,通过代理人发动战争。现在伊朗有可能会采取同样的策略,让伊拉克的民兵组织、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反政府武装以及其他中东地区国家的民间组织发动袭击。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试图建立类似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同盟,但是现在看来,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缺乏战斗力,他们虽然拥有美国提供最先进的武器,可是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的代理人战争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美国在中东地区越来越被动。如果美国被迫减少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那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将会越来越尴尬。   中东地区的矛盾主要是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的矛盾。美国支持逊尼派穆斯林,可是,伊拉克民主选举,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自相矛盾。如果美国支持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那么,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一定会与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如果美国支持逊尼派穆斯林,那么,伊拉克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限制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伊拉克组建的民兵组织有可能会不断地对美国实施袭扰,美国在中东地区有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如果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遭到袭击,美国士兵伤亡惨重,美国国内要求从中东地区撤军的呼声就会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将不得不调整中东地区军事部署。

  伊朗驻华大使馆已经向中国人民发出旅游邀请,这说明伊朗政府已经解除警报,短期内伊朗不会发动战争。然而,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解,伊朗和美国将继续在中东地区发动代理人战争。

  国际社会应当采取集体行动,说服美国重新回到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与伊朗签署的原子能协议之中,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伊朗贯彻落实的原子能协议,确保中东地区战争不会持续升级。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短期内无法缓和,但是,美国和伊朗都不希望发生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美国总统面临政治对手的弹劾,关键时刻不能有任何闪失;其次,美国总统寻求连任,必须减少伤亡;第三,美国总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刺杀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已经引起国际局势动荡,美国总统必须尽快稳定局势,防止中东地区出现连锁反应;第四,美国总统曾经发出战争威胁,可是,伊朗并没有屈服,如果发动大规模的袭击,有可能会导致美国公民陷入伊斯兰圣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正因为如此,美国特种部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刺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动,一方面向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发出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电子邮件,可是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撤回发出的电子邮件,并且认为这只是“草稿”。美国实际上是想通过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向伊朗传递消息,美国有可能会减少在伊拉克的驻军,甚至有可能会从伊拉克撤军,让伊朗稍安勿躁。如果伊朗采取报复性措施,那么,美国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计划,继续在伊拉克驻军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兵力。

  伊朗对伊拉克的美国军事基地发动空袭之后,美国并没有立即采取报复性行动,美国总统发表讲话,认为“一切都好”。这说明美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已经将美国在伊拉克军事基地的工作人员撤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过,由于伊朗不愿意和美国举行双边会谈,因此,美国总统讲话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姿态,美国政府是通过公开的渠道告诉伊朗方面,美国不会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提醒伊朗不要继续采取报复性措施。

  伊朗的表现更是耐人寻味。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遗体运到德黑兰之后,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参加大规模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伊朗最高领袖亲自到场祷告,几十位参加葬礼平民百姓因为发生严重地踩踏事故而失去生命。面对伊朗国内汹涌澎湃的反美情绪,伊朗最高领袖亲自参加国家最高安全会议,并且明确指示只能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目标发动报复性袭击。

最新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