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疫境宅家 打机成瘾求助增
中评社香港4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全港学校因疫情停课,学童宅在家中数月,不少人打机解闷度日,若自制力稍不足便会打机成瘾。香港心理学协会的上门辅导中,过半涉及子女打机求助,本月更有一名16岁少年废寝忘食打机逾40小时,母亲劝喻进食无果,报警求助。打机成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范畴,香港保护儿童会三月中一项调查显示,逾六成婴幼儿对着电子屏幕时间较疫情前长。有心理学家表示,学童打机成瘾非冰山一角,建议家长与子女订立奖罚机制,控制子女打机时间。\大公报记者 杨州
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八岁男童杰杰(化名),自从二月停课后,学校并无安排网上教学,只是每周派工作纸。每日上学的作息规律一下子被打破,杰杰留在家中只顾打机,其母说:“佢成日打机唔做功课,叫佢唔好玩,就系唔听,仲向我掟嘢发烂渣。”但疫情爆发前有上学的日子,杰杰打机未成瘾,放学后会午睡,休息后做功课,生活有规律。“而家佢日日喺屋企,起身就系打机,牙又唔刷,脸又唔洗,一打就停唔到手,饭都唔肯食,我叫极都唔郁,唯有叫工人喺佢旁边喂,阿仔边食边打机”。
月接十宗新求助 小学生占多
负责跟进上述个案的香港心理学协会会长刘英健博士表示,每个辅导个案都涉及时下流行的任天堂游戏机Switch,该男童亦不例外,沉迷打机已不能自拔,“妈妈要嗌好耐,仔仔先肯做功课,但好快又打返机”,严重影响生活作息。他指身体疲倦却不眠不休、不分昼夜打机,甚至被父母劝阻打机时会感到暴躁,均是打机成瘾征状。他观察发现,一个育有两名子女的家庭,打机成瘾机会较独生子女的家庭为高,如哥哥的打机行为直接影响弟弟,但弟弟自制力又不及哥哥,最终成瘾。
刘博士说,疫情停课期间多改为上门做心理辅导,至今已接获逾30宗求助,其中过半数与子女打机有关。受疫情影响,家长减少子女外出,甚至足不出户。若孩子有打机习惯,又长时间困在家中,便会增加他们接触电脑、手机及游戏机等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他认为复课无期,孩子在家中沉迷打机的问题持续,而家长不懂得用妥当方法解决问题,只会令亲子关系恶化。
香港保护儿童会今年三月中一项调查显示,逾六成婴幼儿家长称,子女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较疫情之前长,其中近四成幼儿,两岁至三岁群组,在疫情期间花最多时间使用电子屏幕。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网络沉溺辅导中心主任邓震宇亦指出,最近每月平均接获十宗新求助个案,当中小学生比例较高,年龄低至七岁。辅导的个案多是长期有打机习惯学生,而近月察觉因停课而打机上瘾的数字有增加,但邓说这类个案未必会求助,因部分家长以为子女打机情况受控,误以为复课后子女会回复正常。
宜定家教管理系统定奖罚
刘博士建议家长应与子女约法三章,设定家教管理系统(Parent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为子女订立奖罚机制,譬如孩子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功课或打机时间有规律可获奖励,罚则为削减游戏时间、没收孩子在意的东西如游戏机。他补充说,父母处事态度不一致会影响管教子女的效果;有个案情况是妈妈管教较严,但孩子仍不听话,爸爸为此怪责她管教不善,结果孩子变得更不听话。
中评社香港4月28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全港学校因疫情停课,学童宅在家中数月,不少人打机解闷度日,若自制力稍不足便会打机成瘾。香港心理学协会的上门辅导中,过半涉及子女打机求助,本月更有一名16岁少年废寝忘食打机逾40小时,母亲劝喻进食无果,报警求助。打机成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范畴,香港保护儿童会三月中一项调查显示,逾六成婴幼儿对着电子屏幕时间较疫情前长。有心理学家表示,学童打机成瘾非冰山一角,建议家长与子女订立奖罚机制,控制子女打机时间。\大公报记者 杨州
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八岁男童杰杰(化名),自从二月停课后,学校并无安排网上教学,只是每周派工作纸。每日上学的作息规律一下子被打破,杰杰留在家中只顾打机,其母说:“佢成日打机唔做功课,叫佢唔好玩,就系唔听,仲向我掟嘢发烂渣。”但疫情爆发前有上学的日子,杰杰打机未成瘾,放学后会午睡,休息后做功课,生活有规律。“而家佢日日喺屋企,起身就系打机,牙又唔刷,脸又唔洗,一打就停唔到手,饭都唔肯食,我叫极都唔郁,唯有叫工人喺佢旁边喂,阿仔边食边打机”。
月接十宗新求助 小学生占多
负责跟进上述个案的香港心理学协会会长刘英健博士表示,每个辅导个案都涉及时下流行的任天堂游戏机Switch,该男童亦不例外,沉迷打机已不能自拔,“妈妈要嗌好耐,仔仔先肯做功课,但好快又打返机”,严重影响生活作息。他指身体疲倦却不眠不休、不分昼夜打机,甚至被父母劝阻打机时会感到暴躁,均是打机成瘾征状。他观察发现,一个育有两名子女的家庭,打机成瘾机会较独生子女的家庭为高,如哥哥的打机行为直接影响弟弟,但弟弟自制力又不及哥哥,最终成瘾。
刘博士说,疫情停课期间多改为上门做心理辅导,至今已接获逾30宗求助,其中过半数与子女打机有关。受疫情影响,家长减少子女外出,甚至足不出户。若孩子有打机习惯,又长时间困在家中,便会增加他们接触电脑、手机及游戏机等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他认为复课无期,孩子在家中沉迷打机的问题持续,而家长不懂得用妥当方法解决问题,只会令亲子关系恶化。
香港保护儿童会今年三月中一项调查显示,逾六成婴幼儿家长称,子女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较疫情之前长,其中近四成幼儿,两岁至三岁群组,在疫情期间花最多时间使用电子屏幕。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网络沉溺辅导中心主任邓震宇亦指出,最近每月平均接获十宗新求助个案,当中小学生比例较高,年龄低至七岁。辅导的个案多是长期有打机习惯学生,而近月察觉因停课而打机上瘾的数字有增加,但邓说这类个案未必会求助,因部分家长以为子女打机情况受控,误以为复课后子女会回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