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心院舍遇上疫情
邹铮自小住在母亲经营的安老院内,见过太多公公婆婆孤寂无奈的脸容与生老病死。“妈妈是在大陆读医科的,但来港后专业不被承认,要到工厂当女工,晚上在安老院做杂工,她看见安老院需求很大,两年后便自立门户开办了一间安老院;而我便住在安老院里,看尽生死。”
邹铮坦言,当时她并不喜欢和公公婆婆相处,“害怕和他们刚熟悉了,又要别离,感觉不好受。”但自从接手妈妈生意后,她转换心情把老人家拥于怀中。“每个人都会老,如果我入住安老院,希望生活是怎样的?想不想有人关心?只要设身处地想一下,便能与他们愉快相处了。”
邹铮是家中独女,早年嫁到外国生活,2011年因母亲年老退休,才回港接手妈妈苦心经营了一生的安老院。“接手初期,对香港安老服务很不满意,无论生活环境或照顾老人方面,我都想进行大革新,注入西方管理模式,改善环境,并加强照顾长者心灵上的需要。”结果在短时间里,邹铮把安老院由甲二质素提升到甲一级别,后更新增两间甲一级院舍。
“其实老人家很简单,只要你说声早晨、叫一声他们的名字,他们便满足了!”
为了让老人家过得充实一些,邹铮经常搞搞新意思,例如举办时装表演、化妆比赛,又找来宠物医生,让老人家打开心扉。“他们玩得开心,我们也看到老人家天真可爱的一面。平时很酷的公公,与小狗共处时,会慢慢摸牠,甚至主动哄牠玩;在化妆比赛中,发现很多婆婆其实很贪靓呢!”
“这段日子里,他们都不习惯突然没有亲人、义工来探访,有的会问为什么?”
新冠病毒对长者群体危害大,致死率高加上口罩紧绌,近月不少活动及兴趣小组都要取消,莫说义工,就算家属都谢绝探访,长者好像被隔离了。“前线职员会解释和安慰他们,又或者用视像帮他们和亲友联络见面。”邹铮说,长者就算明白,也难掩心中的孤寂、无奈,常常见到他们眼湿湿、情绪低落。有些长者更会发脾气、少了说话。前线的护理员这时便要充当辅导员,听他们倾诉,陪他们说笑。
“看见外国那种大爆发,怎敢松懈,我每天回到院舍,第一件事便是巡房,走到床边跟老人家打招呼。”邹铮比平时加倍关注长者的精神状态,“有位103岁的婆婆,日日都要见到女儿才肯吃饭,我们也明白实际需要,所以都会酌情处理,带婆婆出来特设的会客室,跟家人会面。”
与此同时,院舍也要兼顾家属的情绪。“有时家属不了解,争论为什么不准探访?我们尝试用家属的心情去想,看见他们的痛点,这也是我工作的一个使命。“早前有一位伯伯,住院舍两年来都只见其第三女来探他,有一天,伯伯在洗手间突然跌倒去世,他的三个女儿怪责院舍,一时说要报警、一时又说要翻看CCTV,我明白她们不能接受爸爸突然去世的悲痛心情,所以酌情让她们翻看伯伯跌倒前的CCTV,结果她们一看见影像中的老父,便忍不住放声大哭。”眼泪暗藏了多年来对老父的感情和内疚。邹铮之后与三姐妹分享了伯伯在院舍活动时的相片和生活点滴,她们释怀了。“这是个治疗的过程。多年来看到家属的痛苦,我明白服侍老人之外,家属也要适切关心的。”
疫情之下,邹铮明白到原来所谓革新,不仅是在硬件上或形式上,更要在心灵上触摸到长者和家属。
邹铮自小住在母亲经营的安老院内,见过太多公公婆婆孤寂无奈的脸容与生老病死。“妈妈是在大陆读医科的,但来港后专业不被承认,要到工厂当女工,晚上在安老院做杂工,她看见安老院需求很大,两年后便自立门户开办了一间安老院;而我便住在安老院里,看尽生死。”
邹铮坦言,当时她并不喜欢和公公婆婆相处,“害怕和他们刚熟悉了,又要别离,感觉不好受。”但自从接手妈妈生意后,她转换心情把老人家拥于怀中。“每个人都会老,如果我入住安老院,希望生活是怎样的?想不想有人关心?只要设身处地想一下,便能与他们愉快相处了。”
邹铮是家中独女,早年嫁到外国生活,2011年因母亲年老退休,才回港接手妈妈苦心经营了一生的安老院。“接手初期,对香港安老服务很不满意,无论生活环境或照顾老人方面,我都想进行大革新,注入西方管理模式,改善环境,并加强照顾长者心灵上的需要。”结果在短时间里,邹铮把安老院由甲二质素提升到甲一级别,后更新增两间甲一级院舍。
“其实老人家很简单,只要你说声早晨、叫一声他们的名字,他们便满足了!”
为了让老人家过得充实一些,邹铮经常搞搞新意思,例如举办时装表演、化妆比赛,又找来宠物医生,让老人家打开心扉。“他们玩得开心,我们也看到老人家天真可爱的一面。平时很酷的公公,与小狗共处时,会慢慢摸牠,甚至主动哄牠玩;在化妆比赛中,发现很多婆婆其实很贪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