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降有助于做好“六保”工作
本月LPR大幅度下降,是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政策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要求引导贷款利率下行。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要求,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金融管理部门也多次要求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实际利率。从成本因素看,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下调为LPR下降创造了条件。3月30日,央行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2.20%,下调了20个基点。4月15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95%,下调了20个基点。4月15日,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定向降准首次实施,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上述举措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为LPR下行创造了条件。
2020年3月开始,存量贷款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正式启动,LPR应用范围更广,对贷款定价的引导作用更加显着。本月两个期限的LPR双双下降,总体而言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下降,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PR再次出现非对称下降,显示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取向: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短期冲击较大,1年期LPR下降更多,首次降至“3”区间,重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六保”,其中之一是“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重点是保中小微企业。降低LPR,引导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降,有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支持企业走出困境,为保居民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奠定更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5年期以上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高,非对称下降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本月5年期以上LPR降幅低于1年期LPR,意在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表明“房住不炒”仍然是政策主要方向;10个基点的降幅,仍然是新机制LPR公布以来最大降幅,旨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月LPR大幅度下降,是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政策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要求引导贷款利率下行。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要求,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金融管理部门也多次要求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实际利率。从成本因素看,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下调为LPR下降创造了条件。3月30日,央行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2.20%,下调了20个基点。4月15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95%,下调了20个基点。4月15日,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定向降准首次实施,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上述举措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为LPR下行创造了条件。
2020年3月开始,存量贷款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正式启动,LPR应用范围更广,对贷款定价的引导作用更加显着。本月两个期限的LPR双双下降,总体而言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下降,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PR再次出现非对称下降,显示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取向: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短期冲击较大,1年期LPR下降更多,首次降至“3”区间,重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六保”,其中之一是“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重点是保中小微企业。降低LPR,引导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降,有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支持企业走出困境,为保居民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奠定更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5年期以上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高,非对称下降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本月5年期以上LPR降幅低于1年期LPR,意在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表明“房住不炒”仍然是政策主要方向;10个基点的降幅,仍然是新机制LPR公布以来最大降幅,旨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