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就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专门作出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对维护困难群众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举措,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落实落细。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办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湖北省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生活物资救助。上海市建立疫情一日一报制度,全面排查、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健康和生活情况。内蒙古、江苏、青海等地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为6155.3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发放补贴18.8亿元,其中低保对象5446万人次,特困对象639万人次,低收入家庭等其他困难群众70.3万人次。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层层压实责任,继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对象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状况,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助。强化资金保障,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做好贫困人口救助帮扶,防止因疫致贫返贫。畅通求助热线,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就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专门作出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对维护困难群众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举措,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落实落细。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办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湖北省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生活物资救助。上海市建立疫情一日一报制度,全面排查、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健康和生活情况。内蒙古、江苏、青海等地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为6155.3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发放补贴18.8亿元,其中低保对象5446万人次,特困对象639万人次,低收入家庭等其他困难群众70.3万人次。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层层压实责任,继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对象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状况,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助。强化资金保障,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做好贫困人口救助帮扶,防止因疫致贫返贫。畅通求助热线,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