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不要设GDP增长目标?
专家认为,疫情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设定GDP增长目标带来难度。影响全年经济增速有许多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存在极大不确定的背景下,并不适合提前制定指标。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此前在出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举办的网上视频座谈会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GDP增速很难实现6%的目标。鉴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建议今年不再设定GDP增长目标。
马骏分析称,如果确定了具体的GDP增长目标,到底要用多少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来刺激经济,才能达到目标,这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在这种巨大不确定的情况下,还要确定GDP增长目标,尤其是要定在原来的6%左右的目标,很可能实现不了,很可能把宏观政策绑架,最后被迫搞“大水漫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也认为,特别是在疫情继续扩散和全球经济进一步深度衰退的大背景下,现在很难给出明确的增长目标。目标定的过高,实现起来就有难度,目标定的过低,又不利于引导市场主体预期。从这个视角看,即使要确定全年增长目标,也还需要再观察和评估全球经济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疫情也让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背景发生很大改变,专家认为,应该换一种评估经济增长的方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若考虑到疫情带来的第二波冲击影响,要有2-3个百分点的减值,全年能够实现3%左右的增长,就是一个很大胜利。“可以说,‘战疫增长模式’下3%的增长率,含金量要大大超过常规增长模式下的6%。”他建议,采取“相对增长率”的评估方法,就是用中国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或差值,评估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也表示,需要设定增速目标。“稳增长最后是为了保就业,而目前我们没有很好的就业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期,回到乡村的农民工,难以反映到城镇调查失业率当中。而由于相当比例的非正规经济、非正规就业的存在,纳税纪录、社保缴纳情况也难以完整的反映就业全貌。相对而言,GDP及其增速是一个更好的中介目标。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目标作为中介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的就业目标,这样做有其必要性。”他认为,今年合适的经济增速目标应该在2.5-3%。
专家强调,我国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但不意味着一味去坚守“事前指标”或预期指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说,短期内,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重点工程建设,“三管齐下”稳住经济,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解决就业等难题。长期经济增长政策,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推进,比如加强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医疗健康、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在带动社会消费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专家认为,疫情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设定GDP增长目标带来难度。影响全年经济增速有许多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存在极大不确定的背景下,并不适合提前制定指标。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此前在出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举办的网上视频座谈会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GDP增速很难实现6%的目标。鉴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建议今年不再设定GDP增长目标。
马骏分析称,如果确定了具体的GDP增长目标,到底要用多少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来刺激经济,才能达到目标,这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在这种巨大不确定的情况下,还要确定GDP增长目标,尤其是要定在原来的6%左右的目标,很可能实现不了,很可能把宏观政策绑架,最后被迫搞“大水漫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也认为,特别是在疫情继续扩散和全球经济进一步深度衰退的大背景下,现在很难给出明确的增长目标。目标定的过高,实现起来就有难度,目标定的过低,又不利于引导市场主体预期。从这个视角看,即使要确定全年增长目标,也还需要再观察和评估全球经济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疫情也让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背景发生很大改变,专家认为,应该换一种评估经济增长的方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若考虑到疫情带来的第二波冲击影响,要有2-3个百分点的减值,全年能够实现3%左右的增长,就是一个很大胜利。“可以说,‘战疫增长模式’下3%的增长率,含金量要大大超过常规增长模式下的6%。”他建议,采取“相对增长率”的评估方法,就是用中国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或差值,评估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