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一个疫情,我失去两份工
疫境‧世情
大公报记者 谢言
Q小姐的烦恼,由今年二月中开始。疫情影响下,全球航班大减,“无机飞,原定嘅duty(执勤),咪变晒做standby(待命)。”由2月29日至今,个多月来,她都未有“冲上云霄”工作。
“无工开,好自然无收入。”Q小姐说,以往月薪加上外勤津贴,正常都有二万多元,“二月份至少唔见咗三分一,三月份再少啲,少咗三分二。”除了要放无薪假外,航空公司亦要求员工提早在四月至六月“清年假”,她粗略估算,今个月收入顶尽只有几千元。
正职收入危危乎,Q小姐起初还未感忧虑,因为她一向善用工余时间做兼职,在朋友的小型美容院“秘捞”,为顾客植眼睫毛、修眉毛等。她表示,过往每月可做九至十日,每日帮二至四位客人做,每次收费数百元起跳计,每月“秘捞”收入至少数千元。
“停飞”后,她原以为可投放更多时间在副业上,奈何根本无客,“啲客一系唔使出街,唔扮靓,一系就怕疫情,唔敢出街。”政府早前宣布,全港美容院由4月10日起关闭14日,她形容有如“一盆冷水照头淋”。
Q小姐坦言,每逢电视新闻报道疫情消息,画面出现机场时,她都会叹气,“出入机场十多年,都未见过咁冷清。(出、入境)大堂可以一个人都无,好得人惊。”
月入由约三万元跌到得数千元,她坦言十分仿徨,“家中两老已经退休等我养,几千蚊点够一家三口生活?”她知道身边有四、五个同事近期已转做兼职送外卖,亦有同事去考保险牌,她亦有意找兼职“救命”。她又留意到航空公司近日已频频有动作,有员工被发警告信等,恐怕是炒人先兆,最担心疫情持续令公司“动刀”,届时数以百计的机场员工失业,更无可能在短期内找到长工。
疫境‧世情
大公报记者 谢言
Q小姐的烦恼,由今年二月中开始。疫情影响下,全球航班大减,“无机飞,原定嘅duty(执勤),咪变晒做standby(待命)。”由2月29日至今,个多月来,她都未有“冲上云霄”工作。
“无工开,好自然无收入。”Q小姐说,以往月薪加上外勤津贴,正常都有二万多元,“二月份至少唔见咗三分一,三月份再少啲,少咗三分二。”除了要放无薪假外,航空公司亦要求员工提早在四月至六月“清年假”,她粗略估算,今个月收入顶尽只有几千元。
正职收入危危乎,Q小姐起初还未感忧虑,因为她一向善用工余时间做兼职,在朋友的小型美容院“秘捞”,为顾客植眼睫毛、修眉毛等。她表示,过往每月可做九至十日,每日帮二至四位客人做,每次收费数百元起跳计,每月“秘捞”收入至少数千元。
“停飞”后,她原以为可投放更多时间在副业上,奈何根本无客,“啲客一系唔使出街,唔扮靓,一系就怕疫情,唔敢出街。”政府早前宣布,全港美容院由4月10日起关闭14日,她形容有如“一盆冷水照头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