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正名案操弄民粹 放任两岸走钢索

华航去年推出的60周年彩绘机。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大华网路报18日发表国政基金会外交及国防组副研究员李正修的文章说,应该没有人会想到,离第二任期就职日仅有一个月的蔡英文及其团队,竟然会这么快就把统独议题搬上台面,这情况与前4年低调、回避不挑衅的作风截然不同。这真的是因为没有连任压力,所以蔡政府无须顾忌国人反弹,还是真如执政党的判断,国际局势走向对台湾有利,因此想尝试挑战现状,值得进一步探究其真正原因。

 文章说,台湾防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极为成功,成了各国争相模仿与报道的对象,蔡政府守土有功,但也是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因捐赠各国口罩及防疫物资遭少数国家人民误认为中国大陆所为,而引发国内群情激愤,中华航空公司的英文名字(China Airlines)遂成了民进党搞政党斗争的筹码。

 部分民进党“立委”联合激进独派就联手在“立法院”提案,要求政府立即推动华航改名。更甚者,绿营还想进一步检讨“中华民国”护照的英文国号(Republic of China),理由是与对岸护照英文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太相近,所以希望干脆只使用“中华民国”中文及台湾(Taiwan)的英文即可,不再使用Republic of China。其他海外“台独”团体也开始蠢动,纷纷提出蔡政府应放弃使用“中华民国”国号、全面改以台湾自称的请愿。

 剎时间,正名制宪运动有如借尸还魂般的复活,许多绿营人士想藉蔡英文高票人气讨好独派,却全然不顾是否会恶化两岸关系及台湾的未来。“行政院长”苏贞昌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国民党籍“立委”陈玉珍的“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台湾不是”的一席话符合“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却遭苏贞昌批评“不够资格当“国会议员”,罔顾自己职权来自于“宪法”的事实,更不用说行政首长哪来的权力质疑“立委”的合适性。从他近日针对华航改名的举动来看,若不是为了党内权力分配而来,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第1页第2页】华航改名根本是假议题,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而“中华民国”护照极为方便、辨识度其实很高,无人敢预料更动后的新封面是否会对现行护照的好用度带来难以想像的冲击。就像许多观察家所言,苏贞昌及“交通部长”林佳龙根本只是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在玩弄民粹,毫无专业。前绿营大老沈富雄也酸蔡政府:“有本事把梅花拿下来,把国旗放上去,就成功了”。

 蔡英文虽尚未针对华航改名乙事发表正式谈话,只是提到要增加该航空公司的辨识度。但不解的是,华航改名及护照封面修改是何等严肃的政治议题,将牵动“我国”的对外形象及两岸关系前景,更可能影响该公司未来营运及国人在国外的方便性,行政单位怎可没有提出完整规划及说明,就盲从少数网民言论放风向,这决不是负责任、有担当的执政党所应为的。

 当前两岸关系因双方主政者缺乏互信、沟通管道中断而沦为各说各话、甚至相互呛声的对立,现在又因新冠肺炎而陷入相互猜忌、严重误判对方意图的紧张状态。中共先发制人,为了压制蔡政府藉“口罩外交”彰显台湾主权,先后用“以疫谋独”及“勿谓言之不预”等语,警告民进党切莫跨越红线。蔡政府则欲以防疫典范为外交突破点,一举取得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甚至会员国身份,由于此际民气可用,当然不会过于顾忌中共的反弹。虽然蔡英文近期以“中华民国台湾”取代民进党惯用的“台湾”,仍难化解中共的疑虑。

 忙着对抗新冠肺炎及后续影响的中共,仍耐心等待蔡英文下个月的连任就职演说,虽不期待她能打破现行僵局,至少不会毁弃先前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迫使北京不得不强力反制,反而为两岸关系带来变数。

 分别由时代力量及台湾激进党“立委”陈柏惟提出的“华航与护照更名”公决案,原先预定在17日由“立法院”讨论,却在最后一刻被民进党团以修正动议撤回,理由是要强化台湾辨识度。无论藉口为何,蔡英文纵容绿营“立委”操弄统独,却无视两岸已因选举仇陆激情而日益升高的紧张对立,放任两岸关系走在钢索上,已丧失一个国家“元首”应有的高度与职守。

 文章说,台湾当然需要适当国际参与及活动空间,也广获国际社会的支持。然而,再多声援也比不过国际现实,除非民进党根本玩假的。倘若蔡政府不思从问题根本着手解决,反而意图从全球疫情牟取党派私利,恐怕最后玩火上身、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