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答中评:尊重基本法不应有“选择性”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何建宗。(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4月6日电(记者 沈而忱)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30周年,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何建宗博士对中评社表示,部分香港人选择性拥护基本法,这种思想本质上是缺乏对基本法和国家宪法的尊重,因此加强对政治架构、中央与特区关系,以及“一国”的宣传,该是接下来基本法教育的重点。

  何建宗认为,评价基本法的落实应该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回归前后,其次是过去22年的实践。回归前几年,香港一方面经济起飞,楼价暴涨,但另一方面不少人对1997年后的自由有所担忧。事实证明,基本法的成功实施使很多移民外国的香港人回流,因为他们看到香港的言论、集会、出版自由有增无减,香港特首和立法会选举的民主程度有增无减,国家的发展机遇同样有增无减。

  另一方面,基本法的落实也遇到一些困难。基本法是落实“一国两制”的宪制性文件,但“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行大陆法的内地和行普通法的香港难免出现碰撞。何建宗指出,部分香港人包括法律界人士“选择性尊重和拥护基本法”,从个人权利出发时紧抱基本法,包括居港权的争取、双普选的尽快实现;但一遇到国家利益、国家体制和与内地有关的事宜,则踢开基本法,把它放到香港人的对立面甚至妖魔化。以人大释法为例,人大释法是基本法规定的,是香港法制的一部分;但部分议员和法律界人士,却把人大释法视为洪水猛兽。

  “世界各国法律上或者政治上有没有部分拥护,或者选择性拥护宪法的例子?这明显是极不严肃的事情。”何建宗说,另一个明显例子则是反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23条立法。这些选择性尊重基本法的思想和行为不只是重权利轻义务这么简单,而是整体上缺乏对基本法和中国宪法的尊重,这种思想在回归22年后的今天还变本加厉,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