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两岸统独对撞下的520

  中评社香港4月10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按常理来说,蔡英文的520连任就职演说对于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大陆应该要等到她发表演说后再做出回应,然后两岸各界与国际各方再由此对两岸关系取得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此种情况是否意味着大陆仍对蔡英文抱着期待?恐怕不易令人相信大陆会研判蔡英文还有回头的可能。
 
  近四年来,蔡政府的两岸政策愈来愈清晰,就是推行“两国论”、“一边一国”。蔡在上次就职时尚以宣称依照“宪法”及两岸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换取大陆回应以“尚未完成的答卷”,使得大陆虽因她未承认九二共识而中断两岸协商和联系机制,不过大陆既然在等待最终答卷,两岸关系转圜的机会便没有丧失。
 
  然而,蔡政府力道强大的“去中国化”,是继政治上否定以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的九二共识之后,又从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向“台独”前进,于是大陆也放弃等待答卷,两岸当局的冲突斗争便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台湾的国际空间愈遭限缩及大陆军机军舰绕台航行。
 
  蔡英文因强力操作“反中抗中”而高票胜选,就更不会从既定的两岸立场上退让。在最近抗疫期间,她不忘宣扬“‘中华民国台湾’是最大共识”。所称最大共识的凭藉即是她获得的817万张选票。从她于胜选后第三天即向外国媒体表示,“我们是‘主权独立国家’,自称‘中华民国台湾’”,可知未来四年以此六个字向海内外塑造“新国家”的地位和形象,是蔡政府与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重心所在。   
  所谓“中华民国台湾”是把“中华民国”窄化为等同台湾,也是陈水扁在位时就说过的“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从而变更了“宪法”赋予的“中华民国”内涵,即“中华民国主权”及于大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双方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如此一来,就不是民主化下自然而然的“中华民国台湾”化,而是“台独”化了;“台独”以“中华民国”之名借壳上市。
 
  人们没有理由对此种状态的两岸关系乐观,520后的台海局势更趋动荡更具凶险在所难免。回顾当年陈水扁寻求连任时,就是以“正名制宪”作为诉求,其“台独”心意无可挽回,所以至其连任后,大陆便没有等待他发表就职演说,而在他连任就职之前三天的517,即罕见地以中央台办、国台办“授权”方式发布联合声明,代表最高层就两岸关系画下红线---“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
  
  该声明向陈水扁提出两条道路,一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承认同属一中,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最终玩火自焚”。大陆进而制订反分裂国家法,将“以武制独”法制化。在该法完成之前两周的2005年3月1日,陈水扁不得不坦言“(正名制宪)不能骗自己,也不能骗别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在当前两岸统独对撞明显的形势下,大陆将以何种方式应对蔡英文的520演说?美国是否同意推行“中华民国台湾”无涉改变台海现状?都成为摆在两岸各界与国际各方面前的焦点,攸关着台湾的安全与安定。   中评社香港4月10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按常理来说,蔡英文的520连任就职演说对于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大陆应该要等到她发表演说后再做出回应,然后两岸各界与国际各方再由此对两岸关系取得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此种情况是否意味着大陆仍对蔡英文抱着期待?恐怕不易令人相信大陆会研判蔡英文还有回头的可能。
 
  近四年来,蔡政府的两岸政策愈来愈清晰,就是推行“两国论”、“一边一国”。蔡在上次就职时尚以宣称依照“宪法”及两岸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换取大陆回应以“尚未完成的答卷”,使得大陆虽因她未承认九二共识而中断两岸协商和联系机制,不过大陆既然在等待最终答卷,两岸关系转圜的机会便没有丧失。
 
  然而,蔡政府力道强大的“去中国化”,是继政治上否定以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的九二共识之后,又从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向“台独”前进,于是大陆也放弃等待答卷,两岸当局的冲突斗争便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台湾的国际空间愈遭限缩及大陆军机军舰绕台航行。
 
  蔡英文因强力操作“反中抗中”而高票胜选,就更不会从既定的两岸立场上退让。在最近抗疫期间,她不忘宣扬“‘中华民国台湾’是最大共识”。所称最大共识的凭藉即是她获得的817万张选票。从她于胜选后第三天即向外国媒体表示,“我们是‘主权独立国家’,自称‘中华民国台湾’”,可知未来四年以此六个字向海内外塑造“新国家”的地位和形象,是蔡政府与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重心所在。

旅途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