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争论该戴口罩吗?加拿大官员:没病不用戴
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中,媒体提问包括台湾、韩国等亚洲多国政府都建议民众戴口罩防疫,抗疫有具体成果,但加拿大政府至今仍不建议民众戴口罩,是否因为考虑医护人员口罩等防护用品匮乏,而不希望民众抢夺资源。
中央社报道,谭咏诗说,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口罩等防护资源当然是政府的重要考量;但目前科学证据持续显示,新冠肺炎患者是透过近距离接触和飞沫传染,患者或自我隔离者不得不出门时,必须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没病者则不需要戴口罩,因为可能有负面影响。
谭咏诗说,这些负面影响包括:戴口罩不能保护眼睛等处,可能让人失去防备心,口罩拿上拿下或调整位置也可能增加碰触脸部的机会,口罩的脏污若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勤洗手才是最重要的。
加拿大联邦政府官网列出的防疫指南,有关“戴口罩”部分开宗明义表示:“如果你身体健康,不建议戴口罩防疫。没病戴口罩可能让人误以为你生病,引发不必要的担心。不恰当戴口罩和不当处理用过的口罩,也有潜在感染风险。口罩也必须经常更换。”
尽管加拿大政府立场明示“没病不必戴口罩”,疫情吃紧,最近出门戴口罩的民众比例明显变多。沃尔玛、好事多等大型超级市场,不分族裔至少有1至2成民众戴口罩购物,华人为主的超市则有9成以上民众戴口罩采买。这两天,大多伦多地区有几家华人超市在大门口贴出“未戴口罩者不许入内”的告示,引来不满民众拍照、贴上社群媒体批评,直指店家举动可能触法。
在指责声浪中,基斯玛另外发文为自己“语气不佳”道歉,但她仍力挺官方立场,认为此时应相信并遵循加拿大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
而在医疗用口罩奇缺、市面上逐渐又有中国制口罩“重出江湖”但品质遭质疑之际,有台裔社区团体自行发起行动,召集义工、采买材料制作“布口罩”。其中,多伦多外号“小台北”的大都会广场发起“布口罩慈善认养”活动,民众可申请认购义工自制的布口罩,回响热烈。
另外,由于个人防护装备(PPE)无法迅速到位,加拿大部分医院大力呼吁民众捐赠医疗口罩等相关防护物资,各方纷纷响应。加拿大宜家家居公司(IKEA Canada)位在安大略省的一家分店在仓库找到6万6000个N95口罩,全数捐给北约克综合医院,这项消息大大振奋人心,并传为美谈。
加拿大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于1月31日传出。世界卫生组织(WHO)3月11日宣布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次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刚从英国返国的妻子苏菲.特鲁多宣布确诊,当时加拿大确诊141例。
此后,加拿大迅速宣布各项抗疫及锁国措施。截至30日傍晚为止,加拿大官方数据是全国确诊病例7424人,死亡89人。
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中,媒体提问包括台湾、韩国等亚洲多国政府都建议民众戴口罩防疫,抗疫有具体成果,但加拿大政府至今仍不建议民众戴口罩,是否因为考虑医护人员口罩等防护用品匮乏,而不希望民众抢夺资源。
中央社报道,谭咏诗说,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口罩等防护资源当然是政府的重要考量;但目前科学证据持续显示,新冠肺炎患者是透过近距离接触和飞沫传染,患者或自我隔离者不得不出门时,必须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没病者则不需要戴口罩,因为可能有负面影响。
谭咏诗说,这些负面影响包括:戴口罩不能保护眼睛等处,可能让人失去防备心,口罩拿上拿下或调整位置也可能增加碰触脸部的机会,口罩的脏污若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勤洗手才是最重要的。
加拿大联邦政府官网列出的防疫指南,有关“戴口罩”部分开宗明义表示:“如果你身体健康,不建议戴口罩防疫。没病戴口罩可能让人误以为你生病,引发不必要的担心。不恰当戴口罩和不当处理用过的口罩,也有潜在感染风险。口罩也必须经常更换。”
尽管加拿大政府立场明示“没病不必戴口罩”,疫情吃紧,最近出门戴口罩的民众比例明显变多。沃尔玛、好事多等大型超级市场,不分族裔至少有1至2成民众戴口罩购物,华人为主的超市则有9成以上民众戴口罩采买。这两天,大多伦多地区有几家华人超市在大门口贴出“未戴口罩者不许入内”的告示,引来不满民众拍照、贴上社群媒体批评,直指店家举动可能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