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波音的厄运将伊于胡底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8飞机从雅加达起飞后不久失联,随后被发现在印尼海岸坠毁,造成189人罹难。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客机也发生坠机事故,造成机上157人遇难。在这起坠机事故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停飞了世界各地的这一机型。而已预定该机型的各国航空公司则推迟或取消订单,造成波音公司该机型飞机大量堆放。由于停放飞机的场地严重不足,该公司只能将组装完毕的新飞机停放在员工的停车场上,此举无疑造成了员工的停车难。
在重大空难连续发生后,波音公司的财务面临巨大压力,2019年第二季度就出现了约100亿美元的亏损,这是3年来首次出现的亏损。如果继续生产的话,则势必增加大量购置零部件的开支,而飞机又根本卖不动,所以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亏损额度,平均每季度会出现约55亿美元的现金缺口。最要命的是,美国联邦航空局何时会允许该机型重飞,目前根本无法预计,这是迫使公司做出停产决定的关键因素。
从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3月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共拥有370架波音737MAX,目前还有4000架以上的客机有待生产和交付客户。
早在2019年4月,波音公司就开始将737MAX的产量从每月52架减少至42架。当时公司高层曾乐观地预计,最晚当年9月就可望获得重飞许可,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自我感觉太好。目前看来,在2020年前两个月内都根本指望不上。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在2020年4月以前的计划中都没有列入波音737MAX机型。即便未来美国联邦航空局高抬贵手,重新放飞737,但欧洲以及中国的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会相继跟进,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波音737飞机的零部件多达300—400万个,仅美国国内的零部件就多达1.3万家,遍布各行各业,通用电气是其最大的供应商,此外还有很多国外供应商,例如其机身就有35%在日本生产。一旦737MAX开始停产,则如何维持这一极为庞大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超级难题,其负面影响显然将会旷日持久下去。因为大量的零部件生产商多年来都是波音公司的固定合作伙伴,彼此的合作关系非常稳定。这些零部件都是为波音飞机定向生产的,是很难转用于其他产品的。既然波音停产了,那许多零部件生产商就只能另起炉灶,转产其他产品,否则就只能关门大吉。这么一来,即便今后波音737重新获得飞行许可,该机型恢复生产,但届时能否保证零部件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波音公司尚未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2019年9月波音公司宣布,赔偿在此前两起737 MAX坠机事故中的346名遇难者,每名遇难者家属将获得14.45万美元赔偿。目前,代表衣索比亚航空坠机事故遇难者家属的至少12家律师事务所已对波音公司提起了近100宗诉讼。大约有60名受害者的家庭尚未提起诉讼,但原告律师表示他们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诉讼出现。一家律师事务所透露,其客户寻求的赔偿金额超过10亿美元,但大多数诉讼并未提出具体的索赔要求。
与对各国航空公司因停飞所造成的损失的赔偿相比,对遇难者家属的赔偿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其中仅2019年第二季度的赔偿就多达49亿美元。如旷日持久下去,波音公司将如何应对,显然是一大难题。
波音公司宣布停产的消息公布后,12月16日波音公司股价大跌4.3%,市值蒸发82亿美元。波音公司股价自3月以来跌幅近25%,市值蒸发592亿美元。737 MAX停飞以来,波音的损失已超过90亿美元。
航空业的分析师表示,波音飞机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飞机制造业是道琼斯工业指数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停产将造成多大的损失目前还难以准确估计。毫无疑问的是此举将导致供应链中的众多企业出现裁员潮,进而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由于波音产值占美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巨大,停产显然将影响美国经济发展。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美国航空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7%,达1064亿美元,原因是波音公司减产。
波音停产737 将大概率影响美国今后几个月的经济表现,同时可能加剧贸易收支不平衡。虽然波音此前已暂停交付737 MAX系列客机,但它停产的决定意味着库存将停止增加,这将“严重拖累”美国经济增长走势。多名分析师分析,波音737 MAX停产可能拉低美国明年一季度GDP至少0.5个百分点。
与被取而代之的737NG机型相比,737MAX的燃油效率要高出14%,因此其续航里程也得以延长,非常适合飞行大西洋两岸以及欧洲和非洲之间。既然是飞越众多国家的国际航线,那么除了起降国的航空管理部门以外,还要接受航线所经过的各国航空管理当局的许可。如果部分国家许可而另外一些国家依然未开绿灯,则航空公司确定航线就会非常麻烦。
12月23日波音公司宣布CEO米伦伯格离任,由现任董事会主席大卫·卡尔霍恩接任该职位,首席财务官葛列格·史密斯将出任临时CEO,直到卡尔霍恩1月13日正式上任。为重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信任,波音公司认为这一人事变动是必不可少的。11月米伦伯格曾信心满满地表示,明年1月可望获得复飞许可,公司上下正在为此做准备。这一表态被联邦航空局局长迪克森认为是在号召公司员工向其施压。本月11日,美国众议院专门举行了听证会,就联邦航空局明知波音737存在安全风险却未能提前禁飞一事对迪克森予以问责。在听证会上迪克森明确表示,不会马上允许波音737复飞,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一乱局将伊于胡底,目前谁都不知道。两次空难发生后,波音737MAX机型所接到的新订单仅为区区34架,同比锐减九成。而在2019年同期,主要竞争对手空壳320机型却乘势而上,售出680架之多,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不仅是737MAX这一机型,对整个波音公司的产品系列而言,今后如何继续站稳脚跟,在全球航空业保持其主角地位,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8飞机从雅加达起飞后不久失联,随后被发现在印尼海岸坠毁,造成189人罹难。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客机也发生坠机事故,造成机上157人遇难。在这起坠机事故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停飞了世界各地的这一机型。而已预定该机型的各国航空公司则推迟或取消订单,造成波音公司该机型飞机大量堆放。由于停放飞机的场地严重不足,该公司只能将组装完毕的新飞机停放在员工的停车场上,此举无疑造成了员工的停车难。
在重大空难连续发生后,波音公司的财务面临巨大压力,2019年第二季度就出现了约100亿美元的亏损,这是3年来首次出现的亏损。如果继续生产的话,则势必增加大量购置零部件的开支,而飞机又根本卖不动,所以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亏损额度,平均每季度会出现约55亿美元的现金缺口。最要命的是,美国联邦航空局何时会允许该机型重飞,目前根本无法预计,这是迫使公司做出停产决定的关键因素。
从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3月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共拥有370架波音737MAX,目前还有4000架以上的客机有待生产和交付客户。
早在2019年4月,波音公司就开始将737MAX的产量从每月52架减少至42架。当时公司高层曾乐观地预计,最晚当年9月就可望获得重飞许可,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自我感觉太好。目前看来,在2020年前两个月内都根本指望不上。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在2020年4月以前的计划中都没有列入波音737MAX机型。即便未来美国联邦航空局高抬贵手,重新放飞737,但欧洲以及中国的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会相继跟进,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波音737飞机的零部件多达300—400万个,仅美国国内的零部件就多达1.3万家,遍布各行各业,通用电气是其最大的供应商,此外还有很多国外供应商,例如其机身就有35%在日本生产。一旦737MAX开始停产,则如何维持这一极为庞大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超级难题,其负面影响显然将会旷日持久下去。因为大量的零部件生产商多年来都是波音公司的固定合作伙伴,彼此的合作关系非常稳定。这些零部件都是为波音飞机定向生产的,是很难转用于其他产品的。既然波音停产了,那许多零部件生产商就只能另起炉灶,转产其他产品,否则就只能关门大吉。这么一来,即便今后波音737重新获得飞行许可,该机型恢复生产,但届时能否保证零部件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波音公司尚未与供应商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