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用酒店隔离 互助也可互利
酒店生意惨淡“釜底抽薪”
香港居住环境挤逼,返港者多来自疫情严重地区,本身就相当高危,他们被强制留在家中,与家人在狭窄空间相处,实在很不理想,倘若家人感染病毒,又在社区活动,隐藏的危机甚大。有传媒到一名留学港生家中采访,发现他要在一个细小房间中“闭关”,以避免与家人接触,但没法不共用厕所,风险难以消除。须知道有类似情况的留学生,估计数以万计。
旅游业立法会议员姚思荣及一些传染病专家都提议,政府应与酒店业合作,提供一批酒店房间,让受检疫者用较低廉的价钱自费入住十四天,期间可留在房内,由酒店供应膳食,真正做到隔离居住。
对此,业界内态度不一,有些担心若入住者确诊,会影响酒店声誉,造成损失,但也有经营者认为,在目前的惨淡环境下,多一点生意总比坐困愁城好,起码可让一批员工维持工作。
事实上,在反修例风波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来港的内地和外国旅客几乎绝迹,多数酒店的入住率暴跌,甚至降至单位数,大量房间空置,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复苏前景,部分中小型酒店恐有结业之虞。一些经营者在困境下唯有釜底抽薪,对于强制检疫者入住,也愿意接受。
为湖北港人检疫开新路
不过,要落实这想法,须先纾解酒店业的忧虑,主要是如何减低入住者感染的风险,这方面政府不能不积极介入,包括派卫生署人员到酒店,对这些住客进行健康监察,并参与入住的安排,如选择楼层与编配房间等,做好避免传播的安全措施。
社论续道,现时还有以千计港人滞留湖北,如果用酒店作隔离检疫得以落实,便可为安置这批港人开出一条新路,对这个选项政府应积极考虑。
危难当前,政府须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抗疫,同时又要设法纾解企业之苦,用酒店作隔离地点,也许可创出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模式。
酒店生意惨淡“釜底抽薪”
香港居住环境挤逼,返港者多来自疫情严重地区,本身就相当高危,他们被强制留在家中,与家人在狭窄空间相处,实在很不理想,倘若家人感染病毒,又在社区活动,隐藏的危机甚大。有传媒到一名留学港生家中采访,发现他要在一个细小房间中“闭关”,以避免与家人接触,但没法不共用厕所,风险难以消除。须知道有类似情况的留学生,估计数以万计。
旅游业立法会议员姚思荣及一些传染病专家都提议,政府应与酒店业合作,提供一批酒店房间,让受检疫者用较低廉的价钱自费入住十四天,期间可留在房内,由酒店供应膳食,真正做到隔离居住。
对此,业界内态度不一,有些担心若入住者确诊,会影响酒店声誉,造成损失,但也有经营者认为,在目前的惨淡环境下,多一点生意总比坐困愁城好,起码可让一批员工维持工作。
事实上,在反修例风波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来港的内地和外国旅客几乎绝迹,多数酒店的入住率暴跌,甚至降至单位数,大量房间空置,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复苏前景,部分中小型酒店恐有结业之虞。一些经营者在困境下唯有釜底抽薪,对于强制检疫者入住,也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