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台海呈现新趋势 变化中蕴藏机遇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日前举办“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日前举办“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台湾问题内外部环境新变化、岛内政局新动态等表达看法。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但在内外因素交织下,正呈现出新面貌、新形势。据笔者观察总结,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呈现以下几个新趋势:

  第一,赖清德当局破坏性角色更加凸显。赖清德上台执政即将一年,期间,他“斗”字当头,肆意妄为。在两岸关系方面,赖清德多次妄称“两岸之间互不隶属”,并在岛内不遗余力推进“文化台独”,妄图割裂两岸历史文化情感联结。更有甚者,今年3月13日,赖清德故意在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立法20周年前夕,提出17项所谓的“国安措施”,首度宣称中国大陆是台湾“反渗透法”所定义的“境外敌对势力”。不难看出,赖清德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性、冒险性在不断上升,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在岛内政局方面,赖清德不遗余力打压其他党派,为了夺回“立法院”,推动发起“大罢免”,导致岛内政局乱象丛生。赖清德不择手段打压异己,迫害支持两岸交流合作的人士,制造“寒蝉效应”,使“绿色恐怖”阴影笼罩台岛。

  第二,“特赖”组合为两岸关系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特朗普重返白宫与赖清德在台执政叠加,为两岸关系带来更多风险与挑战,值得高度警惕。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使中美关系进入了大博弈的新阶段,斗争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特朗普第一任期。在中美贸易战战略僵持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反华挺台鹰派会进一步加大对台湾当局的控制和利用。赖清德当局为了一己私利,拱手向美国送出台积电、屈服美国高额关税,动摇了台湾产业发展根基和岛内民众的利益,企图“脱陆入美”,加入所谓“民主供应链”,打造服务“台独”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还不断向美国购买武器,甘当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特赖”组合在未来或会相互利用,加大对大陆的挑衅,为台海局势带来更多变数。   第三,大陆正在不断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在台海复杂严峻形势下,大陆依旧保持战略定力,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中原则与“九二共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伴随赖清德“台独”分裂举动愈演愈烈,大陆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全方位对“台独”进行反制,反“独”促统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强力震慑“台独”分裂与外部势力,大陆持续塑造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开启了统一的新征程。两岸统一的大势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越来越清晰,更加接近完全统一的最后一刻。

  在笔者看来,当前,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和关键要素发生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变化中蕴藏机遇,不确定性中包含确定性。究其根本,在于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战略优势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

  从经济实力上看,大陆GDP总量达台湾的23倍,连续十多年稳居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形成深度依存的经济共同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大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可为两岸统一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从军事能力上看,解放军已实现环台常态化战备巡航与联合演训,尖端装备形成对台压倒性优势,具备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有效震慑外部势力干涉;从法理道义上看,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及183国建交共识确立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遵循,任何分裂行径均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此外,《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划出红线,赋予采取非和平手段的法律授权;从民意基础上看,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心声和呼唤。尽管民进党当局不断设限,但两岸各领域交流往来依旧热络,两岸之间的历史、文化、情感联结是任何势力都无从割裂的。

  笔者认为,这些战略优势的叠加效应,使大陆既能通过经济融合塑造统一基础,又可依托军事威慑遏制“台独”冒险,也能运用国际规则体系反制外部干预。尽管两岸关系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有利于两岸统一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随着两岸实力差距持续扩大,大陆正将战略优势转化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主动。台湾问题的终极答案,早已写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征程中。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日前举办“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日前举办“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台湾问题内外部环境新变化、岛内政局新动态等表达看法。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但在内外因素交织下,正呈现出新面貌、新形势。据笔者观察总结,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呈现以下几个新趋势:

  第一,赖清德当局破坏性角色更加凸显。赖清德上台执政即将一年,期间,他“斗”字当头,肆意妄为。在两岸关系方面,赖清德多次妄称“两岸之间互不隶属”,并在岛内不遗余力推进“文化台独”,妄图割裂两岸历史文化情感联结。更有甚者,今年3月13日,赖清德故意在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立法20周年前夕,提出17项所谓的“国安措施”,首度宣称中国大陆是台湾“反渗透法”所定义的“境外敌对势力”。不难看出,赖清德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性、冒险性在不断上升,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在岛内政局方面,赖清德不遗余力打压其他党派,为了夺回“立法院”,推动发起“大罢免”,导致岛内政局乱象丛生。赖清德不择手段打压异己,迫害支持两岸交流合作的人士,制造“寒蝉效应”,使“绿色恐怖”阴影笼罩台岛。

  第二,“特赖”组合为两岸关系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特朗普重返白宫与赖清德在台执政叠加,为两岸关系带来更多风险与挑战,值得高度警惕。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使中美关系进入了大博弈的新阶段,斗争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特朗普第一任期。在中美贸易战战略僵持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反华挺台鹰派会进一步加大对台湾当局的控制和利用。赖清德当局为了一己私利,拱手向美国送出台积电、屈服美国高额关税,动摇了台湾产业发展根基和岛内民众的利益,企图“脱陆入美”,加入所谓“民主供应链”,打造服务“台独”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还不断向美国购买武器,甘当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特赖”组合在未来或会相互利用,加大对大陆的挑衅,为台海局势带来更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