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国民党两岸政策求稳与求变并重
国民党大选惨败之后,内部有不少检讨的声音,两位参选党主席的候选人也刻意在两岸政策上有所表现,例如郝龙斌认为中国大陆如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两岸三通亦可断,江启臣则直指九二共识过时,欠缺弹性。江启臣的就职谈话,在两岸部分亦未提到九二共识,难免有淡化之嫌。
大陆对此一现象的反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未依惯例发贺电,只是由国台办发言人表达意见,一是新华社3月8日的时评。新华社的时评讲得很直白,时评认为“国民党若把败选归咎于坚时九二共识,将是完全脱离事实的误判,也是对台湾民意的误读。”“一个有抱负的政党应有自身的价值坚守,以为丢掉九二共识就能与民进党抢票,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幻觉…只会让原有的支持者大失所望,大幅流失。”新华社的时评应该是大陆当局的想法,但这种指指点点的话并不适宜,由此也可看出,大陆对台湾民意或许也有某些误读。
文章说,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马绍章曾在选后撰文指出,“中华民国台湾”化已经是当前台湾的政治现实,这个现实有十分深厚的时空背景因素,不是短期内可以逆转。国民党如果想要执政,中共如果想要追求两岸的和平发展,都必须正视并接受这个现实。在我人看来,国民党检讨九二共识的想法并不实际,也欠深思熟虑。国民党一向认为九二共识是历史事实,既是历史事实,又如何检讨,更不能像民进党一样的否定其存在。国民党与中共都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九二共识以及“中华民国台湾”化的现实基础上,研究开创新的共识。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国民党仍然应该坚持九二共识,但中共也应体认,时移势易,两岸应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共识,一个对台湾民众更有吸引力的共识。此时的国民党,应该求稳与求变并重,积极再推动国共论坛,发出新的声音,为自己找到新的方向。
国民党大选惨败之后,内部有不少检讨的声音,两位参选党主席的候选人也刻意在两岸政策上有所表现,例如郝龙斌认为中国大陆如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两岸三通亦可断,江启臣则直指九二共识过时,欠缺弹性。江启臣的就职谈话,在两岸部分亦未提到九二共识,难免有淡化之嫌。
大陆对此一现象的反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未依惯例发贺电,只是由国台办发言人表达意见,一是新华社3月8日的时评。新华社的时评讲得很直白,时评认为“国民党若把败选归咎于坚时九二共识,将是完全脱离事实的误判,也是对台湾民意的误读。”“一个有抱负的政党应有自身的价值坚守,以为丢掉九二共识就能与民进党抢票,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幻觉…只会让原有的支持者大失所望,大幅流失。”新华社的时评应该是大陆当局的想法,但这种指指点点的话并不适宜,由此也可看出,大陆对台湾民意或许也有某些误读。
文章说,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马绍章曾在选后撰文指出,“中华民国台湾”化已经是当前台湾的政治现实,这个现实有十分深厚的时空背景因素,不是短期内可以逆转。国民党如果想要执政,中共如果想要追求两岸的和平发展,都必须正视并接受这个现实。在我人看来,国民党检讨九二共识的想法并不实际,也欠深思熟虑。国民党一向认为九二共识是历史事实,既是历史事实,又如何检讨,更不能像民进党一样的否定其存在。国民党与中共都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九二共识以及“中华民国台湾”化的现实基础上,研究开创新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