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国民党须有智慧处理两岸关系
以上互动所反映的不是形式问题,而是代表两党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体表现在李登辉执政时开启两岸制度化协商;在野的连战为当时的台海紧张局势揭开和平曙光;马英九执政则重启两岸协商。如今,刚刚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江启臣,成为32年来没有收到中共领导人贺电的唯一例外,显示国共关系出现变数,这就不可能不是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负面信号,当然也不至于是决定性的,而是看未来国民党如何展现在两岸关系上的角色,这又是国民党能否再度赢回执政地位的主要因素。
并不是说江启臣应该期待或要求贺电,而是看他所领导的国民党能给期待台海恢复和平稳定的民意多少信心。试想,如果民进党主席能够收到对岸贺电,绝对是石破天惊、历史大事,国民党也就谈不上什么两岸政策的优势了。毕竟两岸关系是台湾追求安全与繁荣的上位政策,在民进党穷尽一切手段、用尽“国家”机器来维持执政地位,却又使得两岸对撞的危险不断升高的形势下,国民党有没有办法被人们认为是和平之寄托,其实是极度欠缺资源的国民党能否再起的关键。
进一步说,纵使由于各种因素的羁绊,使得国民党纵使不见得能够靠两岸政策来赢回政权,但是,一旦连两岸政策也没有比民进党高明的话,国民党的政治力量会更大还是更小,就不难预见了。正因如此,所以绿营人士和媒体趁着国民党出现检讨九二共识之声,鼓动国民党走上绿化,包括党名删除中国两字、弃置九二共识、修改党章等等,其实都是意图让国民党变成民进党的跟随者。国民党若是走上此途,结果不言而喻。
四年前政党再次轮替以来,两岸关系大为倒退,两岸双方当局冲突不断、对抗不止,对于台湾的国际空间与经济发展都造成重大伤害,无论是台湾工商团体每年提出的建言书,或是各个外国在台商会多次发表的报告,都大声呼吁执政者恢复两岸对话。然而看来,连任的蔡英文仍无法改善两岸关系,国民党就更不能丢掉仅剩不多的给人期待的两岸政策。
据称检讨九二共识是为了争取选票,惟须注意当工商界失去寄望,以及大陆台商认为已非志同道合时,国民党因而所减损的选票和经济支持,能否从别处获得填补?党籍县市长会不会因域内商品降低销往大陆而影响政绩?都不能不全面盘算,否则必然得不偿失。
国民党在这次“立法委员”选举所获的政党票,是472万多票,比民进党的481万多票,落后8万7千多票,差距仅1.82%。如果国民党的不分区名单不是饱受批评、颇受争议,同时不是被认为不够团结,并非不会领先民进党,那么九二共识还会被推出来当战犯吗?因此,青壮世代的江启臣领导的国民党,能不能像大陆针对陈水扁而制订反分裂国家法后的国民党,挺身化解台海危机,进而重振党的声威,主要将系于这一代的智慧、高度、胆识了。
以上互动所反映的不是形式问题,而是代表两党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体表现在李登辉执政时开启两岸制度化协商;在野的连战为当时的台海紧张局势揭开和平曙光;马英九执政则重启两岸协商。如今,刚刚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江启臣,成为32年来没有收到中共领导人贺电的唯一例外,显示国共关系出现变数,这就不可能不是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负面信号,当然也不至于是决定性的,而是看未来国民党如何展现在两岸关系上的角色,这又是国民党能否再度赢回执政地位的主要因素。
并不是说江启臣应该期待或要求贺电,而是看他所领导的国民党能给期待台海恢复和平稳定的民意多少信心。试想,如果民进党主席能够收到对岸贺电,绝对是石破天惊、历史大事,国民党也就谈不上什么两岸政策的优势了。毕竟两岸关系是台湾追求安全与繁荣的上位政策,在民进党穷尽一切手段、用尽“国家”机器来维持执政地位,却又使得两岸对撞的危险不断升高的形势下,国民党有没有办法被人们认为是和平之寄托,其实是极度欠缺资源的国民党能否再起的关键。
进一步说,纵使由于各种因素的羁绊,使得国民党纵使不见得能够靠两岸政策来赢回政权,但是,一旦连两岸政策也没有比民进党高明的话,国民党的政治力量会更大还是更小,就不难预见了。正因如此,所以绿营人士和媒体趁着国民党出现检讨九二共识之声,鼓动国民党走上绿化,包括党名删除中国两字、弃置九二共识、修改党章等等,其实都是意图让国民党变成民进党的跟随者。国民党若是走上此途,结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