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扩散 环球央行逼“放水”救市

  中评社香港3月2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内地市场的冲击,人行2月多次出手“放水”及“降息”,务求大幅增加流动性,以应对经济下滑,单是2月份透过“逆回购”投放市场的资金便多达2.8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肺炎疫情现有蔓延全球的迹象,市场预计全球央行往后都会再“泵水救火”。联储局的减息预期近日再次升温,市场料美国今年更有机会减息3次,可能从4月开始。此外,市场又估计,欧央行会在7月减息一次,英国亦料将在8月减息。

  美本月料减息 年内或降3次 

  根据CME FedWatch的利率期货显示,联储局在3月减息的机会,大幅急升至逾96%;4月再减息的机会亦达74.6%;12月再减息的机会也近8成。除了减息,部分投资者还预期联储局将展开新一轮“量宽”措施。有美资券商的分析报告认为,若标普500指数再跌10%,可能会促使联储局的行动更果断。

  高盛摩通调低美企盈利预测 

  高盛与摩通的股票分析师因应疫情在欧美迅速扩散,都调低对美国企业今年的盈利增长预测。其中高盛将美国企业的今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5.2%至到165美元,意味今年美国企业盈利将零增长。摩根大通也削减了美企的盈利预测,目前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今年每股收益174美元,低于早先估计的180美元。花旗集团亦预计,今年全球企业盈利将零增长,该行今年初曾预测增长4%,但“如果该病毒在2020年令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2%,我们的模型表明全球EPS(每股盈利)可能收缩10%左右。” 

  衰退逼近 恐引发基金抛售潮 

  有见及此,市场再度希望联储局减息“救市”。

  反映美国整体融资成本的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上周低见1.2119厘,再创历史新低,意味投资者加码押注减息,并估计经济衰退愈来愈近。

  时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姚浩然表示,美股近日大幅回落,除了因肺炎疲情持续蔓延外,不排除与市场对联储局减息预期大幅升温有关,因为去年美国已多次减息,令息口处于过低水平。若今年被迫再减息的话,将显示当地经济表现差于预期,反而令基金沽盘涌现,拖累美股大跌。

  人行早已多次放水提振经济 

  内地方面,人行的取态就更决断。人行副行长刘国强上周四开宗明义,表示将引导整体市场利率及贷款利率向下行,亦会伺机再定向“降准”。事实上,单是2月份,人行已多次出招“放水”撑经济,除了推出高达2.8万亿人民币的逆回购外,人行亦调降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又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再贷款,以及新发放不高于LPR+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等。

  港股估值吸引 相对抗跌力强 

  不过,人行多次“放水”,对2月份的港股只有短暂的推动,整个2月先升后回,最终要倒跌182点或0.7%。A股2月同样先高后低,全个月更跌3.2%。姚浩然表示,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是有递减效应的。但近日港股走势相对于外围,其实已较“硬净”,主要由于港股估值水平吸引,加上内地疫情略见纾缓,人行的货币政策亦见宽松,使港股得以企稳。由于人行预告了将伺机再定向“降准”,有望支持港股3月进一步回稳。“除非美股跌得更深,否则恒指有望在26,000点区间获支持。” 

  欧央行“弹药”有限 举步维艰 

  相对于中美央行,欧洲央行的情况就更艰难,如果肺炎疫情恶化,欧洲可供救市的“弹药”有限,早前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已多番暗示,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肺炎疫情的影响。丹麦丹斯克银行表示,透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相信效力相当有限,在疫情下,人们无法工作、供应链中断、游客不会去旅游消费、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失业率上升,在这些问题上,货币政策的帮助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