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才:不管台选举结果如何 蓝绿恶斗依旧
中评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记者余东晖)正在华府访问的中国台海问题专家指出,不管即将举行的台湾选举结果如何,台湾政局仍将持续动荡,蓝绿恶斗只会愈演愈烈。台海问题专家表示,和平不是权宜之计,中国大陆对台总体原则和大政方针不会改变,但在具体策略上会依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
在中国大陆有对台研究“南方重镇”之称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代表团正在美国访问,与美方展开交流。15日代表团的四位台海研究专家李鹏、李非、陈先才、季烨在“大华府两岸时事论坛”,就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面向大华府侨界开讲。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李非表示,大陆方面关心的是台湾选后,领导人的政治立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对“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因为这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稳定。
李非教授指出,和平是大陆的大政方针,不是权宜之计,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放弃和平。中国领导人说“台湾问题因民族内乱而产生,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李非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既要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终结台湾问题,但也只有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终结台湾问题的时机和条件才会成熟。
李非强调,中国大陆对台总体原则和大政方针不会改变,但在具体策略上会依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他指出,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变化,大陆对台政策当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对台湾让利,从原来主要面向台湾大企业入岛采购,转向主要面向台湾基层民众。过去主要面向台湾的中上层人士,现在更重视台湾的青年人才。过去的做法,令基层民众获利感受不深,而一些企业获利后反而成为民进党的金主和“台独”势力的资助者。
李非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两岸融合新路径,以前是“大三通”,现在提出“新四通”--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连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福建作为对台最前沿,还有“小四通”--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三十一条”和“二十六条”,意在更加公开、公正地让利给台湾民众个体而不是中间商。
李非分析,假设韩国瑜上台,大陆方面当然会继续给台湾以经济利益。实际上,对于认同“九二共识”的县市,大陆还是会进行交往,给予区别对待。“就好比一个家庭,如果你整天闹分家,到分财产时你又跑来要分一份,哪有这么好的事?首先要承认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好说话。”李非说道,利益共享也意味着责任共担,这就是两岸命运共同体。
厦大台研院民进党研究中心主任陈先才提出了他对台湾选举的三点观察:第一,此次选举少有公共政策的辩论,多有互相抹黑、民粹操弄,意在将对方搞臭,非常不堪。明年1月11日的选举结果不管如何,台湾政局仍将持续动荡。陈先才分析,这是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和政党逻辑产生的。蔡英文若连任,民进党就会关心2024年谁接班,内部派系斗争肯定会重现。
第二,蓝绿恶斗只会愈演愈烈。陈先才教授指出,过去二十多年的台湾选举都是这样,多看颜色,不分是非。民进党2016年胜选以来,以转型正义为名,清算党产,整肃国民党。蔡英文连任后,还会继续竭力搞死国民党。假如国民党胜选,也一定会翻案反扑,引发蓝绿斗争。蓝绿恶斗,恶性循环,倒霉的是台湾民众。
第三,应当关注台湾社会的第三势力。陈先才认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厌恶蓝绿恶斗,对两党都不满意,小党在此次选举中非常活跃。民众党、亲民党、时代力量以及郭台铭的所谓中间势力,都想在“立委”选举中有所收获。第三势力能否改变台湾蓝绿恶斗的格局,值得关注。
厦大台研院法律研究所所长季烨总结了美国实施“与台湾关系法”40年来呈现的三个特点:一,公开化。季烨说,美方在中美建交之初,一直到前些年,对台举措大多比较低调,很多时候只做不说。但是近些年,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支持台湾越来越公开化,许多事情不但做了,而且公开说了,越来越频密地向台方发出错误信号。
二,渐进性。季烨副教授指出,美方渐进地掏空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渐进地提升美台关系的实质性。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不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基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台湾关系法”以及历届政府对台惯例做法,但现在越来越强化“与台湾关系法”,越来越弱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提升美台关系实质性方面,以高层互访为例,台湾高官从美西到美东,从华府外围到越来越接近华府,现任县市首长甚至已经进入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国安会。
三,同步性。季烨认为,美方在对中国大陆和对台问题上,两党同步,府会同步。以前通常是国会在推动,行政部门在制约,现在国会推动涉台法案,行政部门基本上是放纵,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季烨指出,出现这三个特点,与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有关。历史经验显示,往往在中美关系比较平和的时期,台湾受益较多。在中美战略竞争态势严峻的情况下,如果台湾方面主动跳到一线,配合美方的“印太战略”,充当反华旗手,绝不是台湾之福。
中评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记者余东晖)正在华府访问的中国台海问题专家指出,不管即将举行的台湾选举结果如何,台湾政局仍将持续动荡,蓝绿恶斗只会愈演愈烈。台海问题专家表示,和平不是权宜之计,中国大陆对台总体原则和大政方针不会改变,但在具体策略上会依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
在中国大陆有对台研究“南方重镇”之称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代表团正在美国访问,与美方展开交流。15日代表团的四位台海研究专家李鹏、李非、陈先才、季烨在“大华府两岸时事论坛”,就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面向大华府侨界开讲。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李非表示,大陆方面关心的是台湾选后,领导人的政治立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对“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因为这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稳定。
李非教授指出,和平是大陆的大政方针,不是权宜之计,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放弃和平。中国领导人说“台湾问题因民族内乱而产生,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李非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既要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终结台湾问题,但也只有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终结台湾问题的时机和条件才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