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货柜吞吐量上月挫20%

今年1月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按年大跌20.4%,是自2016年2月以来最大,当月按年跌幅为21.1%。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2月18日电/疫情拖累复工断供应链,2月出口料更差。

  香港文汇报报道,受到中美贸易战致使内地订单流失,以及1月内地农历新年假期等影响,本港1月港口货柜吞吐量,按年大跌20.4%至仅134.9万个标准箱(TEU),为连续24个月下跌。业内人士指出, 2月内地及本港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地不少地方实施“封城”,工人新春后延迟复工以及供应链断裂,经济活动陷于停顿状态,内地经港出口将进一步减少,预料2月本港货柜吞吐量将更差。

  香港海运港口局昨公布,今年1月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为134.9万个TEU,按年大跌20.4%,连跌24个月,逼近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连续25个月下跌的最长连跌纪录,以跌幅计亦是自2016年2月以来最大,当月按年跌幅为21.1%。香港表厂商会副会长梁瀚誉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地很多厂房目前都未复工,整个供应链停顿,令不少订单积存,相信短期内都难以消化,对于今年订单及出口量都不太乐观。

  连跌24个月 跌势恐加剧 

  梁瀚誉指出,虽然自家钟表品牌是在香港生产,但由于一只表需要多个零件,有时涉及的供应厂家达到五六间,其中一个环节停顿,整个生产都会受影响,相信一些可生产整只手表单一厂房受疫情影响会较低。他预计,疫情持续下,内地复工无期,即使再启动亦要一段时间,今年订单都会受到影响,他相信这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有,不单止是钟表业。

  他续指,业界一向将在内地生产的钟表转口至香港再出口至欧美、东南亚地区,故内地延迟复工也会对本港的出口造成影响。好在美国早前将部分由中国货品的关税降低一半,梁瀚誉认为这多少都会纾缓业界的压力,因之前新增的关税难以完全由客户承担,部分要业界“自己食”,关税降低对于业界是好消息。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对1、2月的出口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即使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稳定,相信货柜吞吐量按年跌幅仍要待3月才会收窄 。他指出,1月厂商因新春假期仅开工两周,出货量很低,而2月就遇上肺炎来袭,内地多个城市“封关”,厂商仍未复工,都会严重打击香港转口贸易生意。

  不过,林宣武指厂商未太悲观,因外国买家未有减少落单,只要内地厂房能尽快复工,生产稳定,相信产量能逐步增加。他又补充,暂未见行内出现减薪或裁员潮。

  粤港企复工难恐遭索赔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地港资厂想复工也遇到一定困难。从事铸造设备研发生产的港企嘉瑞集团韩小姐表示,虽然公司已准备好各类防疫物资,但位于深圳及惠州的工厂尚未通过复工审批,亦不清楚何时复工。

  她续指,因其公司出口占比一半,迟迟不能复工的话将影响他们订单的交付,面临客户取消订单或者索赔的可能。由于客户都是长期合作关系,他们希望尽量说服客户能够理解。

  政府发言人早前在评论本港整体出口货值时也特别提及新冠肺炎疫情对本港出口前景的影响,认为短期内香港的出口表现仍然面对高度不确定性,虽然环球经济在去年后期有趋向稳定迹象,部分受惠于中美贸易摩擦降温,但外围不确定性仍高,包括主要经济体之间仍有贸易争端、紧张的地缘政局和英国脱欧的发展,尤须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或会影响一些亚洲经济体的表现,以及干扰香港的经济活动。